#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淬火炼精钢 百炼铸铁军———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实现连续65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纪实之三

包文君
2024-04-12
852

■本报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赵兴祖 米何妙子 唐永朋 通讯员 王刚 李凤伟

他们,“浑身是胆”,敢上刀山,敢下火海,怀着赤诚之心,奔向呼啸的火场;

他们,“浑身是劲”,不畏风雨,夙夜在公,在各项救援战斗中百炼成钢;

他们,有着坚毅脸庞、顽强目光和坚定信念,在危、重、险、恶的灭火救援战斗中,总是缺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走进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可爱的务林人向记者讲述了这里森林防灭火的动人故事。故事里,这些可爱的务林人自豪地称自己是得耳布尔人。

三代人,薪火相传,久久为功

厚重的《得耳布尔林业局志》,镌刻着筚路蓝缕的创业足迹,澎湃着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激荡着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展示着得耳布尔人万众一心投身森林防灭火工作的无畏精神。

1962年,得耳布尔林业局护林防火办公室成立,设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护林防火工作,配有一架帐篷,一匹马。次年,人员增加到3人,配有两辆摩托车,一间办公室。

1965年,林业局在各林场配备护林员,购进了30匹马,装备于护林员。防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10人,已初步形成护林防火体系。

1977年,林业局建造了20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办公室,同年修建了两座木制瞭望塔。

1985年,春季,得耳布尔地区林、地、铁三大系统开始建立了统一的防火指挥部。打破了行业界限,实行企业领导负责制的体制,属于区域性防火机构。防扑火专业队伍得到了加强,防火办公室成为地区防火指挥部下设的常设办事机构。

1995年,林业局拥有三支扑火队伍,设置森林消防队30人,基干扑火队伍300人;群众性扑火队伍700人。

2018年,林业局狠抓扑火队伍建设。本着“投重兵、打小火、当日火、当日灭”的理念,落实专业、半专业和基干扑火力量,春防紧要期,集中200人专业力量,全天候驻防防火处,并开展体能技能训练,8个管护林场各组织50人的快速基干扑火队伍。

…………

在历史的时间轴上,总有一些时光闪烁着别样的光芒。这光芒,使人们难以忘怀那些曾经辉煌的过去、接续奋斗的当下、充满希望的未来。

时间的指针从2023年悄然划拨至2024年,在一批批守护者的护佑下,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实现连续65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

“从护林员到原防火办主任,我父亲与森林防灭火工作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每天都特别忙。”回忆起父亲段向阁忙碌的身影,得耳布尔森工公司二道河林场党支部书记段忠军总觉得父亲肩上扛着无以名状的使命。父亲给段忠军留下了厚厚一沓老照片,老照片里全是父亲与防火的故事。如今,段忠军在父亲双脚踏查过的这片森林腹地,正在为森林防火工作而奔波,成为中流砥柱一代人的缩影。

绿色兴安、浩瀚林海,守护好这片大兴安岭,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得耳布尔人来说,是比天还要大的事。

“得耳布尔成为全国森林防灭火战线的标杆和旗帜,离不开一代代得耳布尔人65年如一日,为‘绿色事业’的默默付出。”谈及森林防灭火,现年71岁的祁孝伟难掩激动之情。他曾是得耳布尔森工公司森林消防中队首任队长,每天巡护,一匹马、两个馒头、一个咸菜疙瘩、一壶水,一走就是一整天。

“得耳布尔人打火是出了名的,那个年代,没有像样的工具,皮条子绑个木棍儿就是二号工具,一旦发生火灾,大家都是一起奋战在扑火最前线,看到火都往上冲,火不灭饭都不吃。”祁孝伟回忆道。

“全国护林防火先进局”“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扑救夏季雷击火先进集体”……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的荣誉室内,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和一张张照片层层叠叠的挂在墙上。六十五载光阴,接力奋斗,每一个荣誉都是对光荣历史的再现,每一个成绩都有一段特殊的背景,凝聚着得耳布尔人在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生动实践,书写了属于这片土地的绿色光荣。

这片林,接续奋斗,筑梦青山

———18个管护站严把入山检查关口,43条沟系加大公路沿线巡护力度、密度和频度;

——20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32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3家矿山企业150人的扑火队伍,严阵以待;

———机械化快速反应中队、以水灭火中队、索滑降中队枕戈待旦,蓄势待发;

当前,林区已全面进入防火戒严管制期,气温开始回升,空气变得干燥,森林火险等级持续走高。刘桂峰和队友们,刚刚熬过寒冷漫长的冬天,就要进入他们最忙碌的季节。

2001年,21岁的刘桂峰来到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成了一名扑火队员。如今,20多年过去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火”的洗礼,他也从一个“新兵”蜕变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森林消防队队长、指导员。

“森林消防队员很辛苦,每次打火的时候,仅是行军抵达火场,都不能用公里来计算,啥时候火灭了大家才能安心休息。”刘桂峰坦言,每个队员身上都有伤,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为了更好地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有10年烟龄的他把烟戒了。

得耳布尔,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林,都凝结着无数人的心血。

“防火期内,我们必须做到一车一登记,现在大家防火意识强,都很配合。”得耳布尔森工公司青年岭林场杜鹃坡检查站,站长张富国正在对入山车辆进行防火检查登记,一旁的音响里反复播放《森林草原防灭火条例》,路边一排排写着防火宣传标语旗帜迎风飘扬。

杜鹃坡检查站地处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入山主要路段,是通往矿山作业点、远山林场的必经之路,每到防火期,张富国都会异常忙碌。“最忙的时候几个人连轴转,早上倒杯热水,有时中午才能喝上。”张富国说,我们的工作离不开当地职工和家属的大力支持,我们也将秉着防火压倒一切的信念,守护好公司的西大门。

“65年来,我们从最初的简单扑救到如今的科学防控,从单一的人力投入到多元的资源整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森林防火体系。”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处党总支书记王晓奕告诉记者,成功不是偶然,从第一代开发建设者们几个人,风餐露宿、骑马巡护,到今天具有装备精良的专业扑火队伍,全方位的后勤保障依托,全军事化的训练演习管理,几代得耳布尔人为守护绿水青山接续奋斗、持续探索。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得耳布尔人薪火相传、久久为功的“信念和执着”。时代浮沉,光影流转,在得耳布尔这片大地上,变化的是山川颜值,不变的是时刻牢记生态保护建设的责任担当。

今年4月,51名青年职工来到应急事务处报到,按照公司森防指的安排部署,各单位44周岁以下的男职工全部充实防火队伍中来。23岁的王英彤是其中之一,成为以水灭火中队的一员。他说:“我爷爷、我爸、我,一家三代人,为森林防火事业而奋斗,我一定会传承好父辈们的接力,守护好这片绿色家园。”

如今,得耳布尔人正重整行装再出发,向更高处的目标、更远的彼岸奋勇前行。 

记者手记:绿色是大兴安岭的底色,保护生态是大兴安岭人的责任与使命。采访中,与大山形影不离的人们,自豪地称自己是得耳布尔人,面对森林火灾,他们赴汤蹈火、无所畏惧,在护林防火、逐绿前行的道路上,一代代得耳布尔人接过前辈接力棒,齐心协力抓防火、万众一心守青山,稳稳地守着大山安宁,也稳稳地守着得耳布尔人的精神,实干的得耳布尔人用实践证明:代代人接续奋斗,片片林交替勃发,才能延续生生不息的绿色奇迹。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