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研学共进 知行合一

包文君
2024-04-22
1309

■本报记者 赵佳佳

4月16日,“红色英语进兴安”研学踩线团队走进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小学,以“研”为核心、以“学”为目标、以“旅”为载体、以“行”为实践,通过课堂教学、有效互动、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使学生们在探究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行走中感知林区文化。

当日14:00,克一河小学三楼电教室内,四五六3个年级75名师生齐聚一堂,跟随呼伦贝尔松子研学讲师李智男开启一场红色英语“头脑风暴”。

李智男是工商管理硕士,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北京通天下翻译公司高级翻译员,德国博士BO SCH集团内蒙古特约高级顾问。课堂上,他凭借纯正的发音、生动的表情、快乐的游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爱上英语,开阔了学生们视野。

福建大无地自然教育社群联合发起人、呼伦贝尔松子研学品牌联合创办人战远,是此次活动的主创人员。她表示,从事自然教育、研学产品开发近十年,品牌名称“松子”源于林区,意思就是要扎根兴安大地,希望以松子研学团队作为“管道”,将团队的创新理念带进大兴安岭,将本土纯朴的民风民俗带出去,让真实的林区被更多人看见。同时,让不同群体通过研学真正走进来感受、停下来研究,在研学共进中有所收获。

此次研学送教,团队还带领16名学生代表走出课堂,走进兴安国家森林公园。克一河森工公司打造的青少年动植物教育基地就坐落于此。展厅内分别以春夏秋冬主题为布景,展示林区具有代表性的飞禽走兽标本50余种、昆虫标本400余种,不仅是青少年开展研学活动的科普教育中心,也是大家了解大兴安岭林区的一个窗口。

学生们曾多次走进教学基地开展学习活动,但以英语进行互动体验式、现场教学尚属首次。狼和狗外形上的区别?苹果是“i n t het r ee”还是“on t het r ee”?以熊趴在树上吃蜂蜜为题,如何进行拓展式讲述?……李智男为学生们一一讲解,以中英文双语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能力、创新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克一河小学大队辅导员王玉旭全程参与,她说:“今天‘红色英语进兴安’研学踩线团队来到我们小学,为学生带来一次全新的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形式多样的语言课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无论中西,不论古今,优秀的教育都注重实践,以‘行走的英文’探索研学旅行,孩子们真正走出教室,实现了用双眼探寻、用双耳倾听、用心灵去感悟、用行动去践行。”

研学与旅游结合,文化与思想碰撞。此次活动,打开了林区文旅融合发展的一扇窗,也是一次丰富旅游业态的破冰之旅。以开发研学产品为依托,走近青少年,为今后林区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历史开展覆盖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研学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蓝天白云,夕阳伴着微风洒向每个笑靥如花、青春稚嫩的面庞。

六年一班学生刘炜淇说:“这次研学旅行中,遇到了很多生活中没有遇到的词汇,学到了很多以前没学透的语法,这次收获很大。”

六年一班学生郑轶文说:“这位老师很幽默,未来想成为向李老师一样的老师,学习更多的知识,讲给更多的人听。”

…………

李智男坦言,一次研学活动带给学生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感知世界、认知自我、探索知识奥秘的未来是无限的,值得期待。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