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走进林区看小康 | 李福国的幸福生活

郭卫岩
2021-08-05
4392
  七月的兴安,绿意葱葱。
  走进位于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内的517小工队,李福国和他的工友正在为游客准备中午的饭菜。
  今年58岁的李福国,是根河森工公司乌力库玛林场一名森林管护员,工作之余他参与到森林旅游产业发展中。“这几年林区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特别好,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收入能增加不少。”李福国激动地说。
 

 
  谈及过往,李福国感慨万千。从1980年参加工作起,他在根河林区从事过工队检尺、集材、采伐、核算等工作。用他的话来讲,那时候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用俩字形容,“差”和“苦”,忍饿受冻、爬冰卧雪是“家常便饭”。1995年他调入乌力库玛林场小学工作,2002年从事森林管护工作。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曾经响彻耳旁的“串坡、摊煎饼、搪桥、画龙”这些工队的名词也渐渐听不到了,李福国逐渐明白了新时代务林人的责任和使命。
  “刚来林区时,居住的就是板夹泥的房子,夏天四处漏雨,冬天四处透风。”1980年,李福国从河北沧州老家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工作,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了一名“林二代”。林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让当时年轻的李福国很不适应。“我们一家人在‘板夹泥’的房子里一住就是20多年,直到生态移居工程开展后,我们搬到了市区并购置了砖房。”2016年,李福国申报了棚改楼房,搬进了60平方米的明亮、干净的新居,居住环境的改善,让李福国一家很是激动。

 
  李福国介绍,在2000年的时候,他的月收入工资仅有300余元,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供孩子上学,生活经常捉襟见肘。现如今,李福国仅工资收入一个月就能达到4000余元,参与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每个月最少也有1000多元的“额外收入”,加上爱人的退休工资2000余元,打零工每个月收入3000余元,李福国两口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原先过年都不一定能吃到的东西,现在想吃就吃。”淳朴的话语道出了李福国幸福的心声。
  说起工作环境,李福国也是感触颇深。“最初在工队的时候住的是帐篷,2002年开始从事森林管护工作的场所也是‘板夹泥’式的房子。后来,公司为我们修建了新的办公场所,购置了床单、被罩、电视等生活必备品,还为管护站接通了信号,晚上不忙时还能和远在河北的孙子视频通话。”

 
  李福国说,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里,自己从衣食住行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今天的美好生活,都要感谢党的政策和企业的关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谈起未来打算,李福国说:“再有2年就退休了,到河北帮儿子带孙子,但我仍要时常回来看看,因为这里有青春回忆,有家人朋友,还有我栽植的树,到时候我要带着孙子看看这片大森林,让他了解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有林区的美好生活。”
  在根河林区,李福国的幸福生活只是一个缩影。许多如李福国一样的职工群众,昂首阔步地迈向新时代的小康生活。(张旭)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