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最初的故乡是书本

刘雪婷
2017-01-20
3448

“我最初的故乡是书本”是《一个罗马皇帝的临终遗言》里的一句话。该书的作者是玛格丽特·尤瑟娜尔,一个一生只用法语写作的美国公民。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唯一,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心灵的故乡。茫茫人海,纷繁世界,我们不时会失去自我、失去方向,会不知所措地迷茫、彷徨,在患得患失中变得疲惫不堪。而书是我们抵达目标的桥梁。

书,给予我们寻找的力量。贾平凹有言:读书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为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独时不孤独。书总是给人以力量。

书,给予我们寻找的慧眼。书中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僻,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在书中“风月无边”,可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可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可“踏青山,纵览人间日月; 临绿水,横观天下风云”,感知“书香轻拂沁心灵,诗行轻滑渗血液”。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之于中国文人,如水之于鱼、草之于马、林之于鸟。“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不知有多少文人贤哲,视书为生死之交。古人有这样的感喟:“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法国学者笛卡儿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时,我们可以感悟生活、体味人生,懂得人情冷暖、世事沧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作文“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而且可养“时穷节乃现,一一重丹青”的浩然正气,懂得“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铭训。

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不是为了获取,而是为了享受。抛开尘世的喧嚣和纷扰,找寻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进入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品享唯有自己知晓的欢愉。

三毛说,书不和人争,安安静静的,虽然书里也有争得死去活来的真生命,可是不是跟看书人争。有这样的故乡在心间,我们不会迷失追寻的方向。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