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海子诗文选》 遴选海子作品精华

刘雪婷
2018-12-14
3030

       12月1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码字人书店联合主办的“秋天深了,鹰在集合暨《神的故乡鹰在言语———海子诗文选》 新书分享会”在码字人书店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张清华,作家、诗人蒋一谈,《海子评传》作者、《神的故乡鹰在言语———海子诗文选》编者燎原及首次公开露面的海子侄子查锐在会上发言致辞。
  由诗歌评论家燎原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神的故乡鹰在言语———海子诗文选》 诗歌评论家、《海子评传》 的作者燎原教授严谨遴选,分为短诗、长诗、文论三大板块。短诗中遴选了海子诗文中最为闪耀的141首;长诗中遴选了《河流》《传说》《太阳·土地篇》《太阳·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太阳·弑》5首,其他2首《但是水、水》《太阳·弥赛亚》做了保留框架和精华的节选;文论中遴选了最有代表性的8篇文章,包括那篇著名的《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本书力图通过海子在这三大板块中的代表作品,呈现一个更为全面、立体、纯粹的海子。
  作为海子同时代人,燎原从选编这本诗集的起源开始,点出海子多年来不为大众所熟知的长诗写作是构成他诗歌庞大体系的重要部分,并追溯到对海子诗歌写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德国19世纪古典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对海子的写作链条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燎原说,很多人知道海子都是读过他的短诗,而对他的长诗知之甚少,事实上他的长诗创作以及诗学随笔更为重要,如果读过海子的长诗与诗学随笔后,再回头看短诗,有种从云雾笼罩气象万千的山谷再回到山口小平原的感觉,读短诗不能体现他的想象力、他的整个诗学构架,海子的短诗固然非常精彩,但是好像浮出水面的冰山,有三分之二或更多的隐藏在水下———本书就是突出了海子作品的精华部分。
  张清华教授从文明的意义上指出海子是“农业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工业时代最初一位诗人”,从时间尺度的角度,对海子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给予了肯定。张清华认为,海子是能够构成精神现象学意义的诗人,他不只是一个贡献了重要文本的诗人,他是越来越具有文明意义的诗人。读者读海子的诗,随着理解力和阅历的加深,会越来越觉得他重要。明年就是他逝世30周年,30年前离开这个世界的诗人并没有走远,他的诗、他的语言仍然在生长———10年前、20年前你读不懂的现在你读懂了;20年前觉得拗口了现在不觉得拗口了;20年前觉得只是可以接受,现在觉得那些诗句扑向你了,或者你扑向它,他在你身上延伸,他的语言具有巨大的穿透力,成为和你的生命和你的经验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声音;这是了不起的,不是每个诗人的写作都能够达到这种高度。张清华教授还回溯80年代的诗歌传统,指出海子与非非主义、整体主义等诗歌流派之间的影响与传承;并从雅斯贝斯的精神现象学层面分析了酒神与艺术、海子与诗歌等传统。
  作家、诗人蒋一谈从诗歌写作的角度切入,结合当下诗歌写作的现状,谈及写作与欣赏、与生命的关系;海子侄子查锐则从家人的视角、近年来海子诗歌在海内外的译介与影响做了补充。
  海子去世30周年在即,他的诗歌创作在诗歌史上留下的一抹亮色从未减淡,我们相信在各界学者与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杰出诗人一定会在文学史上留下雪泥鸿爪。12月1日,在码字人书店举办的《神的故乡鹰在言语———海子诗文选》新书分享会,或将成为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

        □胡晓宏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