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我的大学

朱高华
2018-09-12
2162

        我自幼饱受阶级斗争之苦。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又有海外关系,所以不管我读书怎样刻苦,也无缘上大学。
        我1959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扎兰屯林校,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拼搏了一辈子,退休后加入了林区老科协。回想起在老科协工作的日子,我真的像是进入了一所大学,在这里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真是受益匪浅!
        广袤的大森林是这所大学的课堂。
        在这个大课堂里,有美不胜收的自然资源:春有杜鹃花海、夏有绿树浓阴、秋有金叶千里、冬有瑞雪寒林;东有鲜卑先民发祥之地的嘎仙洞、南有世界地质公园的梦幻阿尔山、西有牛羊成群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北有与西双版纳遥相呼应的莫尔道嘎。
        在这个大课堂里,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鱼类45种、有兽类57种、有鸟类276种;有维管束高等植物1068种,除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甜杨、朝鲜柳、蒙古栎等高大乔木外,还有储量丰厚的药用植物、山野菜植物、浆果植物、纤维植物、花卉植物、油料植物等经济植物。
        在这个大课堂里,可供学习的知识真是浩如烟海,太丰富多彩了!
        在这所大学里,我遇到了许多好老师。
        崔宝琦同志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的元勋,是林管局的老领导,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我加入林区老科协后,和他接触的多了,才知道他的一生也是极坎坷的。莫须有的国民党员的罪名,曾跟随他大半生,大跃进时由于讲了真话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者的帽子;三反中曾被打成大老虎,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打成了日本特务。挨批斗、遭关押。但他在逆境中不灰心、不气馁、不动摇,始终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始终为林区的建设事业任劳任怨、无私地奉献。
        从崔宝琦同志的身上,我学到了摒弃前嫌、忘掉烦恼,一切要向前看,一心一意为祖国为林区作贡献的高尚品格。
        田春生同志也是把一生献给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老同志。他的大半辈子是在林业建设的基层度过的。在博克图林务分局,博林线112公里作业所、125公里作业所、博克图根河林业局筹备处、根河林业局、得耳布尔林业局、林业设计院、联合厂、林管局,一干就是40多年。
        几十年他和老板相厮相守、相濡以沫。老伴后来疾病缠身,他形影不离地守护着、扶持着,几次把老伴从死神手中夺回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对老伴这样精心,他回答:“这是我的社会责任、这是我的家庭责任、这是我做丈夫的责任、这是我的人性所在!这是我的人格所在!”
        从田春生身上,我学到了做人应当恪守的原则和真谛。
        林区老科协是我终生难忘的大学!祝愿林区老科协越办越好!
        (林区老科协 康健)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