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女人,你为谁洗手做羹汤?

凌鹤闻
2021-07-09
3381
○李春红
“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女人,自结婚的那天起,就与厨房结下了缘,照顾好一家老小的生活,成了女人的职责。周而复始的烟熏火燎,生冷热烫,生生把一双素手变成一双粗糙的老手,从曼妙的少女变成了黄脸婆。从婚前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到婚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是什么支撑女人忍受日复一日的劳作,让女人无怨无悔付出的又是什么?———是亲情,是爱情,是友情,是无私的母爱。
  姐姐结婚那年24岁,婚后就和公婆住在一起。那时,她的大伯哥和大姑姐已经结婚出去单过了,家里还有一个仍在校读书的小姑子。第二年姐姐生下了女儿,一家六口,三世同堂。在这样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大家庭里,姐姐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她每天忙里忙外,起早贪黑,练就了一身持家生活的本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在亲友圈里是出了名的能干,厨艺更是得到全家老小的一致认可。
  因为姐姐的公婆是家中的老大,逢年过节,她家就成了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兄弟姐妹聚会的地方。放假在家对于姐姐来说是“加班”,她每天要张罗十几口人的饭菜,既要采购食材,又要下厨做饭。做饭时既要照顾到老人和孩子们的喜好,又要考虑到兄弟姐妹们的要求,一天围着厨房转,累得腰酸背疼。
  姐姐和公婆一起生活了十几年,公公去世后,婆婆跟了大女儿生活,姐姐算是过了几年清闲自在的日子。
  如今,姐姐已年逾半百,劳累了半辈子的姐姐患有糖尿病,并已经从II型发展成I 型,每天要打四针胰岛素维持血糖,尽管姐姐身体诸多不适,但由于娘家的父母和婆婆都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姐姐不想让年迈的父母太劳累,过年过节或者什么重要的日子,姐姐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团聚。
  如果两家来了客人,仍然是姐姐披挂上阵。姐姐每次接到任务后,先是打听家里现有的食材,根据食材掂量菜谱,再把需要的食材和小料一块买上带去。她一进屋就来到厨房,先把鱼肉煨制下锅,再把青菜清洗、改刀、焯水。只听案板上叮叮当当,锅里滋滋啦啦,一会儿厨房里就飘出了诱人的香味,做饭用过的家什她随手清洗放回原处,待饭菜上桌,厨房也收拾干净了。
  雪儿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多年的好友。她虽然单身,却活得像位女王,因为她热爱生活,讲究生活中的仪式感,也热衷于美食料理。如果有了好的食材,或者学了拿手的好菜,她一定会约上三五好友到家中做客,亲自下厨。她在细节上很下功夫,专业的刀工、精致的碗碟、考究的摆盘,颇像个职业大厨。不仅如此,她包饺子、和面、做馅、擀皮样样拿手,功夫了得,不仅有速度,还有有质量,只一会儿功夫,一盖帘饺子就包出来了。再看那些饺子,大小一致,褶皱一样,摆放整齐,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看着就让人眼馋,吃一口更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雪儿的母亲去世早,父亲一个人生活,每年入冬后,她就包各种馅的包子、饺子、馄饨,送到父亲家中,备足父亲一冬的吃食。父亲年岁大了,牙口不好,雪儿平时只要做了什么香甜软糯、质嫩酥爽的食物,出锅后也一定先给父亲送去一份。
  去年,她大四的女儿准备考研,受疫情影响,学校一直没有复课,孩子就在家复习备考。雪儿除了上班之外,拒绝外面一切应酬,一心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为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营养,她采购食材时十分严格,要求足够新鲜,同时荤素搭配,时令水果、新鲜肉蛋,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地做,为满足吃货女儿的要求,她还跟着手机视频学做烤蛋糕、蒸面包、炸鲜奶、做凉皮,不断挑战各种“高技术”含量的美食。经历的成功和失败无法计数,但为了女儿她屡战不厌,无怨无悔。
  无独有偶,尹冉是我的另一位好友,她热情大方,工作出色,是科里的业务骨干,她自学高级建造师,还进行文学创作,常有文学作品见诸报端。一天忙忙碌碌的尹冉经常不吃晚饭,她经常开玩笑说:一忙起来又省饭钱又减肥。
  尹冉的儿子在外地上高三,孩子正值发育期,学习压力又大,人瘦得像豆芽儿,她心疼儿子,但也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赶到外地陪伴孩子一两天,再为儿子做几顿可口的饭菜,然后又匆匆离开。
  去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尹冉有了大量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为了弥补多年来和儿子聚少离多的亏欠,在那段时间,她无论上班多么紧张忙碌,下班后总是第一时间冲进食品店,购买各种果蔬、肉类,兴冲冲地为家里的儿子做各种美食,恨不得让孩子一口吃胖。为了让孩子接受不喜欢的鸡蛋,她特意买了本地的土鸡蛋,蒸、炒、煎、煮换着样儿做,她还把做好的鸡蛋和果蔬拼出各种造型,用色香味形来引诱儿子的食欲。
  许是美食缓解了学习的压力,许是不想辜负妈妈的一片爱心,原本挑食的儿子看到妈妈精心烹制的美味,食欲大开,餐餐吃得意犹未尽。儿子在家住了月余,尹冉一算账,生活费花去近三千元,真想象不出她每天为儿子做的是什么“饕餮”盛宴。但特别让尹冉欣喜不已的是,只这一个月,儿子的体重竟然增加了四斤,她说这是儿子回报给她最好的礼物。
  颖子是我家的老邻居,人勤快,能吃苦,性格开朗,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家里老公主外,她主内,日子过得殷实富足,和谐美满。
  颖子会做饭,就算家常小菜也一样做得有滋有味,一家三口的体重都明显超标。老公人高马大,看似健壮如牛,却小恙不断,胃也不好,吃饭特别挑剔。颖子心疼老公,做饭前总是先问老公想吃什么,包饺子、擀面条、土豆丝卷饼……只要是老公想吃的,颖子从来不怕麻烦,一日三餐迎合老公的口味和嗜好。
  颖子老公的工作是三班倒,干一天休两天,工作时间内不能脱岗,单位的其它同事都是带饭上班,冬天放暖气上热一下,夏天就泡盒方便面或将就吃几口冷饭。颖子怕老公吃冷饭犯胃病,就每天提前做饭,做好后趁热先给老公送到单位,自己回来后再吃。颖子热情大方,偶尔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顺便给老公的同事带上一份。虽然家离老公单位不远,来回也不过十几分钟,但日复一日,颖子一做就是十几年,从没有过任何埋怨。 我还有一位远房亲戚,名叫燕子,她是一名事事好胜的女强人,她从来不下厨房,宁愿饿着,也不肯给自己做顿像样的饭吃。她的丈夫是个地地道道的酒蒙子,整天无所事事,捏着酒瓶子不撒手。她对丈夫失望至极。一年365天,她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外面吃。
  有一年,燕子的丈夫出意外死了,热心的亲戚朋友又为她介绍了一个男人,燕子对这个男人很是中意。她懂得抓住男人的心,要先抓住男人的胃,于是隔三差五地邀请男人下饭店。和男人在一起时她收敛了喜怒无常的性情,变得温言软语。
  后来,两个人结婚了,结婚后的燕子人胖了,说话也和气了,从来不下厨房的她,为男人包饺子、烙盒子、炒菜、煲汤,饭菜做得有模有样。原来,燕子不是不会做饭,只是没有遇上愿意让她洗手做羹汤的人。
  女人一旦结了婚似乎就没有了自己,一天忙里忙外,又要上班,又要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到了一个人的时候,却连自己的一口饭也懒得做了。可如果家里有老人、爱人和孩子,就算再累、再忙,也会变着花样儿地为家人端上一桌美食,用一双素手,一颗爱心,把烟熏火燎的厨房变成友情的驿站、亲情的乐园和幸福生活的加油站。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