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记者 赵佳佳
春赏雪中杜鹃顶寒绽放,夏瞰万顷绿波藏花影,秋揽层林尽染缀硕果,冬观林海琼花覆银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这幅四季流转的生态长卷,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心之所向”。
近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旅游再传亮眼数据:截至7月31日,林区旅游总收入达3746.17万元,较上年同期劲增29.51%;接待游客34.74万人次,同比增长4.9%。“收入增速超接待量增长”的“双增”态势,清晰勾勒出林区旅游“量价齐升”的鲜活图景。游客流量正转变为“留量”,这片土地的生态价值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中持续彰显。
这份热度并非偶然。回溯数据可见,林区旅游已连续两年实现跨越式增长:2023年全年旅游收入4356.53万元、接待游客68.16万人次,2024年直接跃升至收入7050万元(同比增61.78%)、游客75万人次(同比增9.24%)。从“停斧挂锯”守护生态到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如今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正以四季皆景的生态魅力,让“守绿换金”的故事持续升温。
成绩的取得,是主动破局发展瓶颈、开放合作拓展路径的必然。近年来,内蒙古森工集团以改革破局、创新赋能,将生态旅游列为五大产业板块之一,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同时,加强与国企、头部企业合作,让专业力量成为产业升级的引擎。
今年年初,集团与中旅集团签署5个合作运营协议,涵盖酒店管理、景区运营、自驾旅游等领域,借专业力量打造适配林区的“标准化酒店管理、个性化林宿、网格化露营地、品牌化驿站、专业化运营管理”体系,推动业态创新与价值质变。其中,中旅酒店与满归、金河、阿尔山森工公司合作打造冷极村森度维景度假酒店等项目,森工文化与绿色理念的融入显著提升住宿品质;中旅风景助力莫尔道嘎景区从传统运营向现代化、市场化模式转变;6月,中旅自驾与绰尔森工公司启动营地项目合作,负责3个营地运营管理并共同开发特色自驾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游玩体验。
与此同时,内蒙古森工集团还与新东方文旅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围绕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的景区运营与营销展开全方位合作。近期,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东方甄选CEO俞敏洪开启“俞你同行———走进内蒙古”系列文旅活动,深入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阿尔山金江沟温泉酒店等景点直播,向全国网友展示林区风光与森工文化,既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为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从“框架共识”迈向“深度共赢”,合作成效已持续显现。截至7月31日,金河冷极村项目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88.29%,满归森工公司增长90.97%,根河森工公司增长8.2%。值得一提的是,莫尔道嘎森工公司单日最高旅游营收60万元。
在跨区域协同与业态创新上,内蒙古森工集团同样频频发力,携手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打造“呼伦贝尔森林之约·大兴安岭天翼之旅号”旅游列车,自5月19日首发以来已发车四班,接待游客400名,成功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链;依托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与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合作启动根河空中观光项目,实现了林区低空旅游的突破。
“守护好绿水青山的‘颜值’,发挥好金山银山的‘价值’。”内蒙古森工集团旅游发展部部长王铁钢表示,旅游“双增”的背后,是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发力,是文化与体验的深度融合,是体制机制与开放创新的同频共振。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持续,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旅游热度仍在攀升,这片广袤的绿色天地正以更具吸引力的姿态,迎接四方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