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通讯员 潘志鹏
今年以来,阿里河森工公司以源头治理为核心,狠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实现了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的阶段性成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在公司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检查记录本扉页上,有一行办公室主任周世忠手写的警示语:“隐患不除,安全难保。”他拥有20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对安全生产的风险与隐患熟稔于心:“我们始终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防控,像筛沙一样过滤每个生产环节,‘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已经深植于制度体系之中。”
公司围绕重点时段和重点任务,相继开展4次综合性安全检查,累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1处,其中现场整改9处,限期整改2处,全部完成整改,实现隐患闭环管理。同时,持续推进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为安全生产提供可持续的硬件支撑。
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保护恢复综合治理项目期间,公司安委会办公室派出安全管理人员深入造林作业现场,实施全天候监督与隐患排查,累计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16处,提出安全生产要求10项,确保项目安全高效推进。
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思想防线。在“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公司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制作10期专题板报、悬挂20条宣传横幅、张贴100余张标语、发放1000余份宣传资料,并设立安全生产咨询台,现场解答员工群众疑问,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举办4次专题安全培训,累计培训时长48学时,覆盖分管领导、安全员、扑火队员、瞭望员、造林作业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等200余人次,切实提升干部员工的安全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
“公司始终将职业病防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权益。”公司应急事务中心党总支书记赵宏介绍说,公司成立了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和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员工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规范档案记录管理,投入专项资金采购森林脑炎疫苗1460针次,开展全员免费体检,为员工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走进应急事务中心车库,墙上悬挂的《车辆安全责任图》十分醒目。该中心主任崔磊每次定期巡检时都要反复叮嘱工作人员:“车辆安全是保障生产平稳运行的基石,必须做到每一辆车、每一台设备都可控可管,确保处于安全状态。”
公司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强化车辆管理,规范用车程序,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明确车辆和设备使用、维修及定点管理要求,杜绝非必要用车,确保各类生产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有效防范交通和设备事故的发生。与鄂伦春自治旗应急管理局加强对接,共同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在高处作业安全管理方面,公司将17处瞭望塔纳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整治对象,聚焦瞭望塔塔基、塔梯、避雷防雷设施等方面,全面进行隐患排查,现场整改问题2项,并建立高处作业项目台账,完善作业流程、培训机制和动态隐患排查机制,推动高处作业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周世忠表示,公司将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群,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构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长效安全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