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让山林蓊郁常青———得耳布尔林业局连续6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纪实之三

叶桐
2019-04-25
1459

      一幅幅防火安全标语悬挂在得耳布尔林业局各个入口处,一份份防火宣传资料送到千家万户,一名名绿色林海的森林卫士在得耳布尔林区巡逻检查……
      作为拥有23.3万公顷林地面积的得耳布尔林业局,护林防火工作尤为重要。经过60年的开发,得耳布尔林区已属过伐林区,幼中林面积增加,郁闭度降低,日照充足,林下地表温度有所提高。阳性杂草生长旺盛,枯枝落叶多,危险燃烧可燃物增加。加之这里还是雷击多发区域,致使火险等级不断加大,这些都为防火工作增加了难度。
      面对严峻形势,如何才能确保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得耳布尔林业局多年实践证明,以科学管理作为切入口,严防细抓是根本,事实上,科学管理、统筹安排,也是他们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一个“法宝”。
      走进得耳布尔林业局老年活动室,见一位老人站在室内垃圾桶面前,将抽过的烟头放在地上反复碾压,待看不到一丝烟雾后,才将烟头放到垃圾桶内。这位刘大爷曾是得耳布尔林业局青年岭林场的一名职工,他告诉记者,他们年轻那会儿,上山作业,烟瘾犯了,就约上2个人,找一块地势空旷的地方,在黑土地上挖一个小坑,3个人围着坑边抽烟,烟头直接捻灭在坑内。如果到了防火紧要期,烟瘾犯了也得忍着,要是抓到抽烟的就罚款5元,那时候一个月才赚30多块钱啊!所以,防火紧要期,根本没有人敢抽烟!
      科学管理,预防为主,是得耳布尔林业局实现连续6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关键。狠抓火源管理,针对重点时间、人群、地段采取有效措施死看死守、重点盯防,消除隐患;坚持“打小火、投重兵”,组建专业扑火队、基干远征扑火队和生产待命扑火队,防火期内随时整装待发;制定严密的扑火预案,做到有备无患;开展计划烧除,彻底改变防火工作被动局面,实现以火防火的重大转变和飞跃。
      4月的兴安,正是林区春季森林防火的紧要期。正午时分,走进康达岭林场职工王文阁的家中,看到他与妻子正吃着大饼就咸菜。王文阁笑着说:“感觉今天风有点大,我们就没开火。虽然现在家里配备了液化气和电炒锅,但是多年养成了风大就不点火的习惯,一时半会儿还改不了哩!”进门处张贴的一张防火责任状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责任状中清楚地写着:住房烟筒必须安装防火帽,不允许私接乱用电线和大功率电器,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允许生火,禁止室外、野外带火吸烟。不按规定安装防火帽罚款200元,发现违规用火每次罚款500元。“这是《康达岭战区防火工作管理办法》里面的相关内容,我们每年都会根据林业局森防指要求并结合林场实际与生态功能区内的住户和牧户签订防火责任状,确保林场不出现人为火灾。”康达岭林场主任刘斌指着防火责任状上的内容对记者说。
      森林防火的关键因素,一个是火,一个是人。因此,管住火,看好人,用好人,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得耳布尔林业局各林场、管护站、检查站、施工点都严格落实火源管理规定,周边开设隔离带,备齐扑火工器具,妥善处置燃烧剩余物。林业局定期会同政府、派出所、铁路、供电等部门对林缘地带输电线路、居民用火点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杜绝了火险隐患。各战区指派责任人对区域内森调、营林等作业人员进行驻点检查,签订防火合同,缴纳风险抵押金,严格执行监管制度。
      在得耳布尔林区的每一条支岔线上,每隔50米就能看见两个盛满水的10斤应急塑料水桶,方便来往车辆如遇突发火情可及时就近取水。“为了将各项防扑火措施落细、落精、落实,林业局制定并印发了《森林防火重点项目细则》,明确了所属战区50项重点任务,使防火工作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更加具有可控性和操作性。”得耳布尔林业局防火办主任周信昌说。防火期期间,每个夜晚周信昌都难以入眠,生怕出现火情,他的双眼熬红了,但是捍卫绿色林海的决心却从未改变,他从前辈的手中接过“防火接力棒”,并尽自己的努力做好防火工作。
      除了安放应急水桶可确保发现情况能够及时处置,记者还注意到,他们在主要支岔线道口还安装了铁门,黑色的铁门阻断了苍茫林海与外界的“往来”,周信昌指着门上的锁头说:“可不要小看这把小小的锁头,能不能控制外来火源全靠它啦!铁大门全部落锁,实行封闭式管理,将狩猎、挖沙取石和非法侵占林地违法犯罪人员彻底隔离在山外。”
      得耳布尔林区的公路密度网大,还有三家矿山企业驻扎在内,人员结构相对复杂,森林防火意识各有不用,给防火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针对这种情况,记者来到了耳布尔林场生态功能区内的比利亚矿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看看得局在对矿山的管理上有哪些“妙招”?
      记者注意到,“进入矿区,防火第一”等防火宣传标语挂满了比利亚矿业870项目部的场部内外。项目部会议室内,森林防火组织结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整齐地挂在墙面上,会议桌上罗列着耳布尔战区督查记录表、巡护记录表、森林防火检查、整改记录表等各类督查表格。其中有一张表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标有项目部人员名单的表格上,除了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工种,还额外增加了一项“是否吸烟”。看到一脸疑惑的记者,870项目部负责人林元仰说:“矿山人员复杂,每年到这儿工作的人员都不同,针对会抽烟的人员,我们会严加监督和管理,杜绝任何火灾隐患的发生。”
      “多检查,多抽查,让人人都有防火意识。”这就是耳布尔林场副主任吴兴伟口中的“好办法”。说起耳布尔林场生态功能区内的18个矿点的情况,分管防火工作的吴兴伟最有话语权。“到了防火期,我们每个星期都会对各个矿点进行检查,有的地方甚至要检查好几次,所以,这几个矿点的情况,我比他们自己还要熟悉呢!你看,这张照片就是突击检查时,发现矿山员工在野外抽烟的情况,照片是抓拍的,作为证据,要对他进行罚款。”吴兴伟指着手机中的照片说。
      得局各管护站、检查站做到24小时值守,白天一车一杆、一人一杆,夜间卡杆上锁,在支岔线安装铁大门,实行全时全域封闭管理。严格过往行人和车辆的盘查,车辆入山前必须开具防火证、安装防火帽,入山作业单位必须开具入山作业介绍信。防火紧要期在主要道口、所有进山路口增设临时封山点,将开展森林综合抚育工作的移动宿营车安排到各路口,派专人把守,严格堵卡盘查,详细登记,对不符合通行手续和防火规定的人员、车辆一律不予放行,符合规定的进山人员不得携带烟火。针对3家矿山企业的生产实际,加大了防火管理力度,每个矿山都成立了防火机构,组织了扑火队伍,配备了防扑火机具。林业局还指派了督查组驻点督查,提高了防火保证金额度。对矿山生产人员进行防火知识普及,提升了外来人员的森林防火意识。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得耳布尔人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步伐奔向下一个新的目标……
      记者手记:管理是发展的基础,强化管理永无止境。面对历年防火工作的严峻形势,得耳布尔林业局的党政领导班子始终把加强管理作为一把“利剑”,确保控制住人员和火源,铸就了辉煌的成就。无论历史变迁,还是人员更替,人们对于防火工作的管理从未松懈,可谓是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因此,能够实现连续60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的成绩,绝非偶然。 (本网见习记者 米何妙子 记者 朱高华  通讯员 王秀凤)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