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中国科学院调研组到林区调研

姚旭峰
2019-09-23
1361
       9月21日,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王心源一行到林区调研,针对管理局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大兴安岭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出路、林业在振兴东北中的作用、气候变化对林业生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管理局组织召开座谈会。
       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韩锡波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王心源以《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为题,从背景意义与进展情况、瑷珲-腾冲线的特征、“美丽中国中脊带”概念及其范围界定、中脊带的资源禀赋特征、发展战略研究内容与思考五个方面为大家深刻解读了胡焕庸线时空认知。他说,“胡焕庸线”,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又称“瑷珲(黑河)-腾冲”线。这条线直观地展示出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的不均衡格局。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时指出,中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要研究如何打破“胡焕庸线”,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韩锡波表示,此次调研组来林区考察调研,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林区生态建设、经济转型、深化改革等方面问题和建议,必将为推动林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发挥作用。下一步,林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总体部署,深刻认识自身生态屏障的战略定位,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力争用“林区美、林业兴、林工富”的成效,为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增添风采。
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记者 刘磊)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