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刘士臣代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报告字字凝聚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智慧,句句彰显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决心和意志,处处体现着牢记使命、奋发图强的责任和担当,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森工集团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刘士臣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刘士臣表示,在新征程上,森工集团直属机关党委将按照大会提出的要求,聚焦“实现绿色转型提升、重振森工雄风,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职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推进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注重党建引领,找准发力方向,充分发挥好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抓实基层党支部,打造机关党建品牌,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中心工作、落实重大任务中的政治引领、督促落实、监督保障作用,夯实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陈文阳代表:锚定目标把“新蓝图”变成“实景图”
“党代会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林区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描绘了林区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为加快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满归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文阳说,他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锚定为加快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努力奋斗的目标,紧扣实施“五大战略”、构建“五大体系”部署,全力打好美丽生态持久战、产业发展攻坚战、经营管理提升战、民生幸福升级战、党建工作主动战,把大会谋划的“新蓝图”落实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实景图”。
陈文阳表示,下一步,满归森工公司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持续做好造林、护林、用林大文章,提亮生态底色,提升绿色颜值;围绕创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满归伊克萨玛自驾车旅居森林露营地、提升伊克萨玛国家森林公园和贝尔茨河国家湿地公园综合功能,探索“旅游+”路径,打造独具北疆特色的“红豆小镇”旅游品牌;坚持“党建领航程、文化铸企魂”理念,对标森工主责主业,进一步激活“融合式党建+”的“红色密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红”“绿”相融、质效并提,以高质量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王岳代表:汲取奋进力量凝聚行动共识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代表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人心的大会,是一次务实创新、奋发有为的大会。大会报告令人振奋,美好蓝图让我们充满期待。”吉文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名党代表,他将紧紧围绕大会提出的奋斗目标,把思想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全力做好本职工作。
王岳表示,吉文森工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森工集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按照党代会各项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确保各项工作始终与上级要求同频同步;实施“政治领航”工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提升企业治理效能;深入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有效契合、同向聚力、相互促进,为完成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孙相君代表:发挥职能作用贡献党校力量
“过去5年林区取得了辉煌成就,作为林区发展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建设者,我感触颇深、无比自豪。”森工集团党校校委会委员、常务副校长孙相君信心满怀地说,大会全面总结了林区过去五年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科学分析了林区未来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为下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孙相君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党校将坚持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层,做到学深学透、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森工集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好专题学习;立足于党校职能定位,在主体班次开设相关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把党代会精神同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和深入实施品牌引领、产业集聚、科技兴林、人才强企、凝心铸魂战略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精品课程;紧紧围绕党代会精神,结合林区实际,积极开展重大问题教研咨一体化研究,持续开展精准调研,努力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积极开展好党代会精神的宣传宣讲,充分发挥党校教师的理论宣讲优势,真正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本报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米何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