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讯(记者米何妙子)7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北京举办。北疆工匠、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副主任、西伯利亚红松国家种质资源库副主任王翠丽携西伯利亚红松培育创新成果参展。
此次大会以“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为主题,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职工群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大会共设置大国工匠、地区工会等6个展区,500多名劳模工匠汇集创新智慧、1200多项职工创新重大成果重磅亮相。参展成果由各省、直辖市择优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展位内,翠绿挺拔的西伯利亚红松苗不时引来观众驻足观望。“西伯利亚红松作为集用材、坚果、粮油、保健为一体的优质树种,对丰富林区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林地生产力、碳汇储量及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王翠丽在展位旁耐心地向观众介绍道。
几年前,王翠丽探索出了西伯利亚红松变温混沙窖藏的种子处理技术,改革创新了嫁接剪砧方法,使嫁接成果率高达99%,获自治区首届双创大赛优秀奖;完成了子代繁育,获得阿里河种源实生苗,标志引种获得成功;建立全国唯一的良种基地和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参与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课题,取得国家重点科技成果1项。
“能以北疆工匠的身份带着阿里河森工公司几代务林人培育的成果来到北京参加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让我倍感荣幸。”王翠丽说,希望通过展出的创新成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几代务林人几十年如一日为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大森林支撑大经济,让小松果变成大产业,真正担负起新时代务林人的职责和使命。
据悉,多年来,森工集团不断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大力培育工匠人才,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并依托网络新技术,搭建职工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组织系列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打造技术精、作风硬、素质高的产业工人队伍。下一步,森工集团将积极构建企业提质增效、职工成长成才的双赢局面,助推林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