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手机支付成牙克石市民消费新时尚

王琦
2017-11-24
1926

本报见习记者 张淳源 通讯员 朱红伟

 

       在超市买零食、在饭店就餐、去服饰店买衣服……如今,所有消费都能通过手机支付宝与微信等完成。手机支付带来的快捷、方便也正悄然改变着牙克石市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手机“扫一扫”、微信转账等手机支付项目已成为牙市一种消费新时尚。

手机支付为市民带来便利

       11月20日,记者在牙市走访时发现,不论是大型超市、商业街、酒店,还是一些小商店、面馆、果蔬店等处,全部可以应用手机支付,并且通过手机支付消费的市民几乎无处不在。

       在兴安中街一家超市的结算柜台前,不时可以看到有顾客拿出手机,收费员用仪器在手机上轻轻一扫,支付顺利完成。“这样非常方便,既节省时间,又免去了找零钱的麻烦,我现在消费基本不用现金,微信转账就可以了。”结完账的市民吴女士如是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兴安中街有很多商铺都贴出了这样的温馨提示:“支持微信与支付宝付款。”在一家服装店内,老板赵先生说,现在许多人出门不喜欢带太多现金,为了方便顾客,店铺开通了微信与支付宝支付方式,供顾客选择。相对于传统的刷卡或付现支付方式,赵先生更喜欢手机支付这种付款方式,因为支付没有直接的货币交易,他不会收到假币,顾客也不用费劲的凑零钱。

       在奋斗街的一家快餐店中,张先生吃饭消费了13元,他用手机扫了餐桌上的二维码,点击确认转账完成付款。张先生说:“如今我的手机是越来越重要了,用手机微信结账不用排队,而钱包即便带在身上,拿出来的情况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到商店等处也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来买东西,对我这种出门总是忘带钱包的人来说很是方便。”在民生A区附近的一家小商店中,正在用手机支付的刘女士说,她之前有好几次去体育场散步想买饮料的时候却发现没有带钱,只能忍着口渴回家,现在可以微信付款方便了很多,出门只要带着手机就行。

       不仅是吃饭、买东西等可以手机支付,不少市民在给亲戚朋友随礼也在使用手机支付。“前几天我同学结婚,我就是用微信红包给他随的礼。”柴女士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她已经用微信红包给亲戚、同学随过好多次礼了,她的很多朋友和同事也都在用这种方式随礼。

手机支付 中老年人也青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牙市手机支付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但也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一些中老年人也开始喜欢上了这一时尚的消费方式。

       今年52岁的赵大叔因孩子在内蒙古大学读研究生,以前每个月他都要去银行给在外地上学的女儿汇款,排队叫号或是用提款机转账都很麻烦。孩子有了急事需要汇钱,白天还好办,要是赶在晚上很让家里着急。赵大叔说,现在好了,有支付宝转账和微信转账,想什么时候给女儿汇钱就什么时候汇,哪怕是半夜也没事儿,有了手机支付实在是太方便了。

       “我得赶紧学习手机上支付软件的使用,要不然以后都没法自己出门了。”今年64多岁的徐阿姨刚刚和儿子从青岛旅游回来,谈起这次出行的最大感受,就是“手机在手,花钱消费不用愁。”

       年过七旬的胡大爷在1个月前也加入到手机支付这波大潮中。“我很早就想把在微信上抢到的红包花出去,但怕不好操作,一直没有尝试。”胡大爷说,近期,他在孙子的鼓励下,尝试了手机购物,感觉非常方便,以后出门拿手机就行了。

手机支付存风险 市民应防范

       手机支付好处多,但对于经常使用手机支付的市民来说,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总怕手机丢,也怕手机中病毒。

       网络商家陈女士介绍说,对于用手机支付的消费者来说,丢手机就如同丢钱。如果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支付宝当中,手机丢失,在已开通小额免密支付时,消费额度每笔小于200元的无需验证支付密码。

        陈女士说,消费者如果丢失手机,其他人就可以把捡来的手机可以当“现金”使用,因此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就和看管好自己的钱包一样重要。如果更换了手机号,第一时间要把老手机号绑定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等全部解绑。如果手机丢了,也要第一时间挂失手机号补卡,用新卡修改手机账号并登录密码。

        陈女士提醒,消费者在扫描二维码的时候,一定要先确认二维码的来源是否可信,而且要尽量避免使用店内的免费WIFI,以免手机“中毒”,从而造成账户信息泄露。扫描二维码支付费用后,要及时核对反馈的消费金额。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