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何康红
每年夏季,绰尔林业局惠民广场上,总能看到这样一些舞者,跳的蒙古舞似鸿雁翱翔、水兵舞飒爽英姿、恰恰舞欢快热烈……跳的人活力迸发,看的人由衷赞叹,舞出了绰尔人的精气神,舞出了职工群众的欢乐,舞出了绰尔林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而在这中间,一位一招一式颇有专业舞者风范的领舞者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她就是绰尔林业局老科协舞蹈协会的会长霍红。今年54岁的霍红,2009年牵头组建和谐家园舞蹈团,2011年成为老科协舞蹈协会的会长,她学舞、领舞、教舞,成了一名“专业”的文化志愿者,她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献给了这个广场舞队,也献给了绰尔的文化事业。
2009年前后,全国各地广场舞盛行。没有退休的霍红偶然看到一个姐妹跳起在外地学到的广场舞,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咱们自己也学学,组织一个舞队。这不比天天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强多了!”霍红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在姐妹们的支持下,霍红开始上网查找视频,分解舞蹈动作,自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学习、揣摩。为了做到舞姿正确、优美,她先做给大家看,认为和网上表演的动作一致了她就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给其他姐妹。从那时开始,每天傍午6点40分,她准时来到广场舞活动场地,打开音响、插上U盘,播放舞曲,带领来到这里的广场舞爱好者一起跳舞,并不时纠正大家的舞蹈动作,做示范。
2009年10月,在林业局的支持下,霍红带领姐妹们来到新建的大广场。“广场舞”这个新鲜事物一下子呈现在所有绰尔人的面前。特别是闲暇之余的中老年妇女,个个跃跃欲试。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看到大家投来欣赏的目光,她就主动邀请大家参与其中。广场舞的队伍越来越大。霍红没有因为别人的加入而感到累赘、麻烦,而是把大家的信任当做自己奉献的动力。为了让大家都能听清音乐节奏,她把自己购置的“随身听”换成小音箱,后来又在姐妹们的支持下换成大音响。人越多,霍红就越忙。林业局为广场舞队提供了室内运动场馆后,别人跳完舞就回家休息了,她要带着姐妹们收拾场地、音响设备,为第二天活动做各种准备。业余时间她还需要经常上网“货比三家”,查找适合姐妹们跳的流行曲目,遇到自己不能下载、剪裁的舞蹈音频,她就找专业人士甚至付费处理。保证了每隔十天半月就能带领大家学习新的舞蹈。跳舞人的悟性参差不一,有的人一点就透,有的人需要多次讲解,甚至是手把手的教。广场人多场地大,即使用上腰挂扩音器,她也常常因为大声说话造成声音嘶哑。
艺无止境。从易到难,从难到美,从开始的“十二步”“十六步”到后来的蒙古舞、藏族舞……达到一定的舞蹈水准后,霍红不再满足于一般广场舞的学习和领舞。每年,她自费到牙克石文化馆跟专业的舞蹈老师学习。回来后再把新的舞蹈要领和技能传授给大家。林业局工会等组织找到霍红,让她在全局文化活动舞蹈上当主角。正式上台可不比在广场上只做到整齐划一就行了。登上正式的舞台,就得有舞台的效果。这不仅对霍红是个挑战,对其他队员来说也是挑战。霍红认真揣摩,认真设计队形变换花样和舞蹈动作。团体舞蹈每个人的很多动作和站位都不一样,为了让大家明白自己的变换站位,霍红就在纸板上画出图形,甚至为每个人一一示范,难度可想而知。而且,为了不耽误其他姐妹傍晚的正常活动,这些排练时间都得放在白天。近年来,林业局文化活动不断蓬勃发展,元旦、春节、端午节、夏季广场文化活动……这些都需要霍红的团队当“台柱子”,所以,编舞、排练、表演,这些活动基本一年时间里都在持续。回回不重样、次次有惊喜,为了让每次演出都能为观众呈现“视觉盛宴”,霍红甚至比上班工作的人还要忙。
辛勤付出结出丰硕果实,在林业局节日文化活动上,她带着舞蹈队登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绰尔举办的碳汇节、登上林业局群众文化大舞台,并在地方系统和民间团体多项赛事中取得奖项。
为了完成林业局工会、老科协布置的舞蹈任务,她常常顾不上自己家的事。为了让按时参加活动的舞蹈爱好者按时活动,遇到自己家有事,也给舞队“让路”,实在不行,就把自己家的事推给别人。一次大型活动排练时,她因为劳累不小心崴了脚,但为了不影响演出,她忍着疼痛上台完成演出。
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在舞蹈选曲上,霍红选择的都是那些具有正能量、给人教育的曲目,像“四德歌”“祝福歌”“绰尔之歌”等舞蹈曲目内容积极向上,在受到教育的同时也营造了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浓厚氛围。为了做到不扰民、不给整体环境建设添一点污点,她常常告诫大家文明参加活动,按时打扫卫生、按点参与活动。为了增加舞台效果,她还常常自掏腰包,购置道具甚至服装。她像一个大家长一样事无巨细地为姐妹们义务服务,管理着绰尔林区舞蹈队这个大家庭。舞蹈队的姐妹们由衷地说:“一般人可做不到这一点儿啊!”“没有霍红这样无私的付出就没有咱们这个舞蹈队!”
“一天不来跳舞,就像缺点啥似的……”这是广场舞队众多姐妹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看到来参加活动的姐妹幸福开心的笑容,听到每一次观众热情的掌声,霍红就忘记了所有的辛勤付出,她说:“只要大家喜欢,只要大家需要,我多做点不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