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受伤乌林鸮获救助

张淳源
2019-07-19
1590
       本报讯(通讯员 徐怀玉)近日的一天,落日黄昏时分,卡鲁奔国家湿地公园内一派静谧。巡护人员工作时发现路灯下有一物在动,走近后发现是只“猫头鹰”,受伤严重,巡护人员立即组织施救。
      经鉴定,这只“猫头鹰”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林鸮,老百姓称其为“夜猫子”。被送进当地中心卫生院祥查后发现,其右翼严重骨折,已无法继续接骨治疗,失去飞翔和野外捕食的能力,只能依靠饲养。通过连日来的精心喂养与护理,乌林鸮精神状态良好,进食正常。目前,公园管理处负责人正与国家野生动物管理部门通电通函,准备送往救助中心实施科学和专业性的养护。
      乌林鸮属鸮形目鸱鸮科,其周身长约50厘米,颜色为灰色,上体灰褐色,有白色横斑。背部纵纹较为显著,飞羽为暗褐色,喉部有黑色斑,两侧各有一块白斑。嘴黄色,爪黑色。多在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混交林中栖息和活动。昼伏夜出,主食啮齿动物,还有小鸟、兔等。繁殖期在5—7月份,不喜筑巢,常占据其他猛禽和大型鸟类的巢,仅分布于呼伦贝尔和大兴安岭林区范围内,是一种益鸟。
      近年来,由于当地逐年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随着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各种鸟类繁衍生息,卡鲁奔湿地已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