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王琦
2021-06-18
1705
     马德林
       22年前,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考察,我于2001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仪式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面对鲜红的党旗,握拳举起右手,跟随领誓人庄严宣誓,那一刻我终身难忘。
      我的父亲1954年来到林区,是一名支援林区开发建设的劳动者。他不仅是一名转业军人,还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懂事的时候,常常看到父亲拿着一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本在看,看完就放到大木箱里,宝贝似的用锁头锁上。直到我上学后才知道,那是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父亲曾严肃地对我说:“你长大后要努力工作,要求进步,申请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到时也会拥有一本《中国共产党章程》。”父亲的谆谆教诲,我牢牢记在心里。
      1983年7月,我从乌尔旗汉营林技工学校毕业后,被分到森调小队工作。森调队的工作非常辛苦,我和队友们每天清晨迎着朝阳出工,傍晚披着晚霞回到宿营地,但是我一直牢记父亲的教诲,努力工作,从不抱怨,并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们队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于是,1999年,我把要求入党的想法跟他说了,队长听后高兴地说:“要求进步好啊!”然后让我写了入党申请书。他下山领工作所需的材料时,在局址的单位找到党总支书记,将我的入党申请书递交上去,并给我带回一本红色塑料皮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我手捧《中国共产党章程》,欣喜若狂,如获至宝。串休下山回家时,我把那本《中国共产党章程》拿给父亲看,父亲为我的成长和进步感到欣慰和骄傲。回到工作岗位,每天工作之余,我都会秉烛学习《党章》。通过学习,我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帮助我学习党章,理解党章,队长特意为我调整了床位,让我俩的床挨着。队长在工作中也为我提供锻炼的机会,遇上阴天下雨,他安排我带领职工到密林中捡干柴,扛回帐篷前还要劈好,码上柈子垛。夜晚,大家都玩扑克时,我则跟着内业员做内业材料。
       由于我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很快就成为三类调查设计工作中的技术能手,并成为技工组长。为给我创造学习进步的机会,队长让我下山到森调大队领材料。借此机会,我到森调大队找到党支部书记汇报了近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经过考核,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确定我为入党积极分子,并派了两名培养联系人定期考察我,帮助我。鉴于我在生产一线的工作和学习表现突出,一年后,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确定我为发展对象,并安排我的队长和另外一名老党员作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在党的引领下,我的工作积极性更加高涨,我还给自己立下规矩,更要以党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党员标准履行党员义务。
       密林深处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森调小队的帐篷建在离水源较近的林中空地。每当走出帐篷,映入眼帘的是层峦叠嶂的群山和茂密的森林。那时,还没有GPS,圈测伐区使用的是罗盘仪。那个年代森林资源好,所圈伐区,一次性可圈400多公顷,其中能包含两个以上作业林班,有多道山梁和沟谷,处处都是可采的森林资源。我通过刻苦学习,学会了看地形图,能深入实际带组圈主伐、抚育伐、更新造林调查设计作业场地。从事森调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能迷山,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每当到新的工作地点踏查情况时,我和队长都会把地形走透看清,把林相熟记心中,然后再带组出外业。因为,走进遮天蔽日的森林后,很难分得清东南西北,只能靠罗盘仪上的磁针找北。如若走错方向,在白雪皑皑的冬天,还可按照雪地趟出来的脚印回到出发点。到了夏天,就要按照活树干上砍出的标志号,沿路往回找,很容易迷山。那时候书写小班桩,要用鲜白桦枝条砸出“毛笔”蘸红油写字,然而大家都嫌这活脏,没人愿意干,我就主动承担起这项工作。傍晚领着组员回到宿营地帐篷,吃完晚饭,组员们都休息了,而我不仅要熬夜绘制当天工作的平面图,还要规划好第二天的工作。
       虽然现在我早已不再从事外业工作,但不论是在一线的森调小队,还是回到机关从事政工工作,我都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如今,我的儿子和儿媳也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希望红色基因能够在我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