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张丽娟
因为一直在林区生活,所以在我的潜意识中,木头就是大树、小树、原条、板方……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有幸结识了一位在林区土生土长的木雕艺人——陈伟明,欣赏了他的作品后,我感受到了木头的生命。
陈伟明曾是绰尔森工公司塔尔气林场的一名普通工人。1999年,他来到木珠工艺美术厂,他在厂里接触了很多奇形怪状的木料,有树包、树杈、树根,这些木料是单位用来烧火的,可在陈伟明眼里,这些都是宝贝。他在成堆的木料里精挑细选,凭着自己的想象,用最简单的工具搞起了雕刻。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伟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有一天,扎兰屯根雕协会的吴秀丽来到绰尔森工公司观看木珠工艺美术厂编制的成品,这是陈伟明与“伯乐”的第一次见面,自此,他开始系统地接触根雕艺术。一开始,吴秀丽让他雕刻的都是些小的物件,比如树皮笔筒、烟袋之类的。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每天起早贪黑,利用休息时间钻研,苦练雕刻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在呼伦贝尔市根艺(石艺)美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发达杯”美术作品展中,陈伟明参赛的根雕作品“大公鸡”获得了三等奖,这一荣誉的获得激发了他无穷的创作动力。
凭着热爱,他一路钻研,把每一块材料的形态材质,与他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一刀一刀地雕刻出手艺人的精彩。作品“马到成功”充分结合木料本身的造型,将木料腐朽的地方挖出来,进一步凸显马的立体感,使作品活灵活现;作品“花瓶”由一整块树根雕刻,充分利用木料上的虫眼雕成精美的图案点缀花瓶之美……在他的刻刀下,木雕动物形态各异。小猴子行动敏捷,大公鸡昂首鸣叫,公牛气势汹汹,各式各样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黑桦木耐寒、速生,纹理直且明显,材质结构细腻而柔和光华、富有弹性,干燥时不易开裂翘曲;柞木材质硬、强度高、结构密,木纹独特、纹理清晰,弯曲性能强;山丁子树纹理通直、结构细致,这些都是雕刻的上好材料。”在陈伟明工作的地方,他向笔者介绍了黑桦、柞木、山丁子树等一些硬木的特性。陈伟明说:“雕刻并不是单纯的外包装,而是改正错误的过程。雕刻的程度决定了成功的尺度,这条路很漫长,这一切只能靠坚持才能取胜。”
虽然脸上挂满了岁月的风霜,而他的笑容却充满了阳光,陈伟明用自己的刻刀展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