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综艺节目有意思也有意义了

2018-12-07
2236

冷淞 王婷

  【文艺观潮】

  快速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文艺作品来引领全民族的思想精神境界。而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他们也渴望看到更多思想内涵深刻、内容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这种时代需要和受众诉求作用于综艺领域,一批以多样形式创新传播主流价值理念的综艺节目顺势而起,因悦目又润心的文化气质俘获了观众的芳心。

    普通百姓成为节目视觉主角

  当下在传播主流价值方面做得较为突出的综艺节目大多集中于传统文化题材。其实,除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垂直领域,综艺节目的创作者还可以从当代中国火热现实生活的题材富矿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找到社会生活、百姓情感与主流价值、与综艺表现形式相交汇的热点、焦点、兴奋点。东方卫视的《我们在行动》关注扶贫事业,组织由明星、企业家组成的“助农团队”深入贫困地区,用实际行动为村民打通产业链。移动端成为现代人阅读的重要途径,微博、微信中的文章动不动就有10万以上的阅读量,《阅读·阅美》的节目组看到了这一现象,试图通过阅读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热文,讲述这些文章背后的真情故事,来与观众探讨婚姻、工作、健康等每个人都会面对的人生课题。在腾讯视频的《奇遇人生》里,明星们在探索世界的旅途中体验各种奇妙际遇,并开始同自己的内心对话,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微妙联系,这种锐度和深度成为吸引观众并形成收视黏性的重要力量。

  每个普通人都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动人故事和他们心中的人生诉求汇集起来,就摸准了社会的共鸣点。所以,综艺节目要倡导主流价值观,不妨从普通人具体的喜怒哀乐入手。《图鉴中国》让坚守在自身岗位的普通人成为节目真正的主角,让照片亲历者亲身讲述背后的故事,展示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强调了他们凝聚“中国精神”的基础地位,从而致敬他们为改革开放作出的努力与贡献。“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正是众多普通人长年累月的默默付出才实现了国家巨变,节目通过对“大”和“小”多角度的强烈对比,凸显了普通人的伟大和不凡之处,在观众中引起了广泛好评。东方卫视《诗书中华》虽然选取的是传统文化题材,却以一个个普通家庭为单位展开竞技,通过文风展现家风,构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综艺节目既应在题材扩展上将提高社会效益和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不断结合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打造宣传主流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也要多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观赏价值有机结合,更好地契合现代受众的认知心理、知识结构和精神需求。唯有如此,其所传播的主流价值理念才能入心入脑。

  高科技手段实现台上台下全程互动

  随着传播途径增多、传播格局扩大,新旧媒体融合已成常态。目前,我国手机网民规模持续攀升,传统电视媒体的受众开始向移动手机客户端转移,用户欣赏习惯发生碎片化、即时化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综艺节目要想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力,将主流价值的传播落在实处,必须强化自身的互联网思维,实现跨屏联动,养成用户“大屏观看、小屏互动”的习惯。

  《经典咏流传》的节目中,场内观众可以通过点亮胸前佩戴的心形装置,表达对歌曲的“心动”,场外观众则可以通过微信实时分享,不断叠加心动指数,这种强互动的设置使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幅提高,让古典诗词的文化魅力深入人心。已走过3季的《中国诗词大会》在新媒体互动层面也做出了有益尝试。观众可以在节目播出时通过“摇一摇”同步参与答题,或在新媒体小程序上体验“挑战飞花令”的互动游戏。这种做法有效沟通了场内和场外,促进了大小屏的融合,使节目演变成了全民热议古诗词的文化现象。

  如何搭建多角度、立体式的融媒体传播方式,实现跨屏互动是使综艺节目所要表达的主流价值理念得以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的关键。未来,综艺节目应处理好大屏与其他媒介之间的关系,善于利用微信、微博、移动端平台等新媒体渠道,丰富自身传播路径,打造高效率、高影响力的全媒体宣发矩阵,并且不断深化与观众的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增强用户黏性,从而真正实现全国分享、全民互动、全媒联动、全社会热议主流价值理念的目标。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