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宏睿是吉文林业局吉峰林场的森林防火瞭望员。他远居深山瞭望观测,准确预报火情火警,负责观测的地域连续12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每年冰雪消融,春天将至,瞭望员就要带上粮食和咸菜、干菜住到寒风刺骨的瞭望塔上,用电台向防火指挥部定时报告天气及森林防火监测情况。今年53岁的辛宏睿自2006年9月开始从事防火瞭望工作,一干就是13年,每年要在塔上住7个月以上。
在山上,吃水是第一个难题,取水需要到半公里以外,途中不是泥泞的陡坡就是冰雪铺成的窄路,遇上雨雪天气就只能喝雨水、雪水。做饭、喝水、洗衣服、洗脸都要计划用水。烧柴需要从山下往塔上扛,一趟要40多分钟,得扛三、四次才够一天的取暖用火。他每隔半个月从家里带一次蔬菜,有时天气太热,储存不好,饭菜就发霉了,通常吃各种腌菜,但辛宏睿对此并不在意。
这几年森林越来越茂密,为了防止偷盗滥伐,一有时间辛宏睿就到林子里巡查。解掉绑在树上的铁丝套,发现有打猎的人就及时汇报……他经常要顶着零上30多度的高温或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在20多米高的铁塔上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还要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瞭望情况。特别是在防火严峻期,每天晚上得瞭望四五次,睡不了一个安稳觉。
2009年5月,吉峰九支线菜地沟2公里处有火点,刚起烟,就被上塔瞭望的辛宏睿发现了,他及时报告给了森防指,杜绝了火灾的发生。2010年,在吉峰林场59东沟岭顶吉莫生态功能区一林班,辛宏睿发现有烟点,因为他及时报告,没有发生重大火灾。像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13年来,他紧盯着脚下的莽莽林海,与一架望远镜、一部电台、一个收音机相伴,可以说瞭望塔上才是他真正的“家”。
想成为优秀的瞭望员,就要对生态功能区的高山低岭、林相河流、交通条件都了如指掌。从做瞭望员那一天起,辛宏睿就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由于他文化底子薄,看地形图有些吃力,他就拿着图走遍辖区的沟沟坎坎,把走过的地方一个个标注在图上,逐渐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地形图,辖区哪里是火险高发区,哪里是瞭望死角,他都得一清二楚。
瞭望、汇报、瞭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单调机械的工作,成就了辛宏睿“千里眼”和“活地图”的绝活。他熟练运用高角度定位仪、地形图和简单的气象知识,总结出了“交叉瞭望定位法”,能“千里眼”般精准确定火情位置,一次次在第一时间把火点信息准确地传达出去,为保护祖国的绿色宝库做出了突出贡献。(宋志芳 任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