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叶桐
2019-11-11
1546
       ———甘河林业局持续推进甘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初冬时节,走进甘河国家湿地公园,茂密的森林茫茫无边,清凉的空气沁人心脾,清澈的甘河水蜿蜒流过,成群的飞鸟时而掠过水面,时而翱翔蓝天,构成一幅绝美的大兴安岭湿地风光画卷。
       甘河林业局位于林区东部板块中部,推进湿地公园建设是甘河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这个局以近代文化名人老舍、叶圣陶、翦伯赞来甘河采风的历史经历,努力展示甘河林区独特的森林生态文化内涵,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湿地的生态特征、自然风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走进湿地公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森铁八孔桥。八孔水泥拱桥桥长183.6米、桥宽3米。1976年,甘河林业局工程处桥涵施工队承担了森铁干线5公里处的大桥施工任务,桥长182.6米,大批干部、工人、中学生投身于大桥建设,场面十分壮观。森铁八孔桥成为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的一个人文景观、一种红色文化,激励后来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今年以来,这个局对甘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绿化规划,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党员干部多次参加湿地公园建设。他们拿着锄头,扛着铁锨来到山岭沟壑上、湿地公园中、田野草丛边,挥锨整地、挖坑植苗、提水浇灌、点绿播翠,让一株株云杉、一簇簇灌木整齐地布满山坡和林间地头。为确保苗木供应量和造林质量,这个局对装备、植苗、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及其它管理措施的技术规程标准做出明确要求。现场技术员穿梭在造林地头,按照标准实地查看每一个坑,严格测量每一棵苗,对不合格的当场责令整改,提高造林成活率。
       甘河林业局制定了高质量、高标准的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成功探索出一套适合湿地公园发展的管理体系和保护措施,确保了湿地公园管理高效运转。他们设立水文水质监测站,定期对水质、水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资料数据库,掌握湿地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保证水岸安全、行洪安全和稳定地表水达到国家Ⅱ类标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设置了关键物种监测站,对钻天柳进行长期定位监测,掌握钻天柳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周围环境对其生长产生的影响,适时记录、统计数据,建立钻天柳的详细档案资料,为保护钻天柳提供科学依据。他们建设了科普宣教展厅,用来介绍湿地公园内的植物类型、哺乳动物、湿地鸟类、水陆两栖动物。展厅内的湿地沙盘全景展示了甘河国家湿地全貌,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完善湿地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网络体系,为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隋海涛)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