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烈明,你先用小的画笔把字的边缘描一下,然后再用大一点的画笔填充中间。”“孙源泽,这个《木材生产规程图》要注意它有深绿色、翠绿色和浅绿色,你要注意区分开,用最细的画笔描。”夏日的绰源林区山岭苍翠,骄阳似火,育林林场通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公路旁,鲜艳的小红帽丹青描画,一派忙碌。
7月7日,绰源林业局文明委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0余名文化传播志愿者——“绿色冲浪手”深入到育林林场开展文化长廊维护活动。
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身披红绶带,在绿色山峦的衬托下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活动中,他们头顶着炎炎烈日,忍受着阵阵热浪,仔细区分字画的颜色、粗细,将已经脱皮的字画用抹布擦拭干净,然后手持粗细不一的画笔和各种颜色的丙烯颜料,分工配合,你一笔我一画,小心翼翼地进行描绘,使字画焕然一新,亲手为文化长廊刷新“颜值”。
据了解,这里的文化长廊长达300米,展示的是林区早期木材生产历史和生态文明发展史,很有文化内涵。此次文化长廊维护活动,志愿者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初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