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勇当先锋敢打头阵 绿色发展的阿尔山探索与实践

朱容颉
2020-07-23
2029
    阿尔山林业局始建于1946年,在共和国林业史上开创了3个第一:第一个建立的林业局;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实现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百万亩;在5大重点国有林区中第一个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些第一,涵养了阿尔山务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经过不懈的努力,阿尔山林业局生态保护建设成绩斐然,在4838.6平方公里的生态功能区里书写了壮美的绿色诗篇,森林蓄积达到4775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到80.9%。
  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中,阿尔山林业局确立了“党建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立局”的发展思路,落子“绿富双赢”布局,引领全局干部职工以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的气魄,向着建设幸福美丽阿尔山林区的目标奋进。
  绿色的生机,百姓的生计
  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征程上,林业局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聚力生态主业,审时度势、不等不靠、主动求变、抢占先机,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去年以来,认真开展毁林开垦专项整治和违建别墅清查整治,扎实推进“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天保工程各项任务,加快实施管护站点功能完善、职能整合和星级化建设,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林业局不断强化市场意识,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项目,构建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体系。
  大果沙棘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很广的防沙治沙树种之一,其根系发达、适应能力强,抗严寒,能有效地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促进其它生物的生长,并能快速改善恶劣生态环境。大果沙棘素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具有降血糖、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的功效,其树叶可做茶,果实可进行果汁等深加工,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借助退耕还林的东风,阿尔山林业局规划建设大兴安岭沙棘产业园区,将退耕还林地全部栽植大果沙棘,打造内蒙古最大连片沙棘基地。2020年安排退耕还林4.77万亩,加上2019年已完成的1万余亩退耕还林任务,总退耕还林面积居林区之首。为了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林业局成立专班,做到责任地块双落实。从4月中旬开始,抓住造林有利时机,举全局之力开展退耕还林大会战。他们将退耕还林与绿色产业发展、林药间作相结合,在退耕还林地里间种蒲公英等中草药。不仅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生产效率,还可以收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局清晰描绘了沙棘产业规划图:坚持把沙棘产业作为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产业龙头项目和林业局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鼓励支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安家落户,配套冷库和烘干库建设,逐步延伸果油、籽油、食用油和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精深加工,建设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集生态旅游、沙棘采摘、文化创作、休闲康养为一体的沙棘产业园区。深入实施旅游+沙棘产业战略,在哈拉哈河沿岸和景区沿线打造集采摘园、观赏园、科普园于一体的万亩沙棘风景带。
  优质苗木是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局加快培育落叶松容器苗,结合实际增加了绿化苗木、经济林苗木繁育规模。
  林业局设计制作了80个“五个一”标准移动管护站封山管控,优质完成了森林经营任务,精准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立足可持续发展,林业局没有“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谋划了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未来设计”。
  规划建设中蒙药材科研推广基地,科学发展中蒙药产业,与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开展道地中蒙药材驯化和栽培技术研究,科技项目资金已经到位200万元。按照以点示范、连点成线、以线扩面要求,引导职工种植草乌、金莲花、蓝盆花、赤芍、柴胡、防风、白鲜皮、月见草等中草药,利用林间空地扩大中蒙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推动中蒙药材“生产集约化、技术高新化、管理专业化、市场多元化”发展,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打造中蒙药材科研推广基地。
  推进林下资源开发与利用。依托阿尔山林区自然环境优势,加快蓝莓、山杏、稠李、山荆子、野玫瑰、野百合、灵芝、赤松茸的栽植培育,通过技术研究、引种繁育和示范推广。
  承接国土绿化、生态修复、退耕还林工程,形成“局—场—队”生态产业化运作链条,推进生态产业发展。探索新时期人工林间隔循环抚育经营,对124万亩人工林以5年为周期进行抚育。
  这些举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
  荆花是一种什么“花”
  2020年6月18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培育名单,阿尔山林业局申报的“荆花温泉康养小镇”位列其中。
  阿尔山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世界面积第二的温泉群。这里空气纯净,负氧离子浓度在10万左右。海拔1745米的特尔美峰标注了林区第一高度。哈拉哈河、伊敏河、柴河从这里发源,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和蒙古四大草原在这里交汇。河道纵横、湖泊密布,7个天池如镶嵌在山岭中的明镜,映射着天光星辉。
  一方水土,一方人文。林业局借势湖光山色营造美丽经济。荆花小镇可谓阿尔山美丽发展的“一号工程”。
  时针拨回2019年,阿尔山林业局荣获“中国森林健康养生50佳”“最佳森林时光休闲体验地”两项国家级殊荣。依托“双佳”优势,阿尔山林业局联手属地政府申报了“荆花温泉康养特色小镇”规划。规划面积3.22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亿元。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融合”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拉开特色小镇建设的序幕。
  山荆花俗名山丁子,它与稠李子花都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土著居民”,“荆花温泉康养特色小镇”的主要元素就是山丁子和稠李子树。特色小镇建设就以这两种元素为基调,打造集休闲度假、文化创作、口岸贸易、商务社交、高端集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服务基地。并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改变林业局局址所在地伊尔施镇的整体面貌,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
  2019年春季以来,林业局组织全局职工和党员干部开展以“每人一棵树,亮化阿尔山”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山丁子、稠李子、云杉树苗。为了确保树苗成活率,林业局制定了每棵树的移栽规格和标准,并将任务细化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头,由每名职工认领一棵树苗,确保其成活、茁壮成长。截至目前,林业局已移栽山丁子和稠李子树苗5300余株。他们计划2-3年内移栽3万株,对局址范围内广场、街道、社区、庭院、林场所有管护站点、公路沿线进行景观绿化,将伊尔施打造成“全国唯一、世界独有”的特色小镇。
  目前,荆花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建设中,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以“荆花小镇”建设为“引擎”,林业局开始了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哈拉哈河森林时光研学科普园和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苏河源风景名胜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规划方案编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阿尔山银江沟森林温泉度假基地和阿尔山金江沟温泉度假区规划项目实施。谋划太平岭国际滑雪场项目,全面对太平岭山系实地考察和专家论证。依托生态功能区南北旅游大环线,规划布局五个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项目。规划打造阿尔山荆花温泉度假连锁酒店联盟,提升阿尔山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正在加快整合开发生态功能区北线优势旅游资源,与功能区南线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相呼应,将分别打造荆花雪村和旅游集散中心,努力形成南北旅游大环线和全域旅游新格局。
  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
  2020年6月22日,阿尔山林业局与阿尔山市政府召开地企携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双方进一步达成共识:林业局是阿尔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企双方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命运共同体。林业局在大力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思路与阿尔山市整体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林业局积极主动争取项目资金,在管理局、兴安盟和阿尔山市的支持下,与属地政府密切合作,加快区域融合发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协作采取坚决有力的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林地双方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有序推进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按照社会职能移交协议内容和移交手续,完成了人员资产、人事档案等平稳移交和账务处理。林业局经过争取协调,局址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管理局、兴安盟和阿尔山市高度重视,局址基础设施建设、全民健身中心、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和南山广场全面开工。机关办公楼、职工培训中心和部分单位节能改造全面完成,办公环境极大改善。加快阿尔山哈拉哈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设计建成了“双栖桥”和湿地公园南侧主题标识及管理用房。重点防火基础设施项目已启动建设,推动伊敏河至德廷德、桑都尔至柴源通林场道路、防火塔路和巷道建设,完成街巷硬化和公路桥梁涵洞养护修建。2019年管理局自筹资金998万元强力支持林业局基础设施建设,2020管理局本级自筹资金投资又给予倾斜。今年年初红旗岭、太平岭和中蒙边境三条防火应急道路获批,局址基础设施项目得到了国家林草局批复。
  小镇响起幸福节拍
  林业局上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困难,全力复工复产。投入约2071万元,改善局址居民生活及出行条件,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美化街容街貌。他们对机关办公楼、职工培训中心进行修缮,对部分基层单位进行点状维修,更换部分破旧办公设备,改善职工办公条件。投入200万元将机关办公楼、职工培训中心和16、17、18号家属楼并入西侧供热中心,将防火办、伊尔施林场和油库并入集中供热管网,对给排水、供热设施进行改造。
  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室内健身活动场所,林业局启动了阿尔山地区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健身中心面积2086.76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70.92万元。为打造林区防灭火工作的示范平台,切实提高森林火灾防控综合能力,投入1600多万用于重点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为推进伊敏河至德延德30.74公里和桑都尔至柴源林场25.22公里道路建设,切实提高防火路网密度,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闭环路,旨在打通南北线生态功能区,形成既有利于森林防火又能带动阿尔山全域旅游发展的环线道路。
  为激励务林人加强生态保护建设,林业局投入约698万元,对百万亩人工林纪念碑、天起文化广场及登山台阶和步道进行修缮,并设计了务林人丰功伟绩浮雕,为职工提供一个缅怀历史、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彰显党建优势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新年应有的欢乐祥和的气氛。林业局党委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合理调配人员充实防控一线。主要领导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放弃春节休假、主动返岗工作,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期间,很多党员都自觉捐款,全局1338名党员志愿捐款10.07万元,其中,774名离退休党员志愿捐款2.76万元,96岁高龄的郑风荣捐款5000元,同是96岁高龄的张荫和、孙辉分别捐款2000元……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林业局党委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与阿尔山边防部队党委联合开展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重走总书记视察之路,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制定完善了《意识形态工作任务分解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清单》等7项制度。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凝聚人心力量,讲好阿尔山故事、传播阿尔山声音、展示阿尔山形象,力争各项工作走在林区前列。在区内区外各大主流媒体积极发声,阿尔山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把建设“最强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党支部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支部建设与中心工作、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深入实施“北疆先锋工程”,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改选换届,把支部建在综合管护站和绿色产业链上,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林业局党委注重总结提炼阿尔山林业局历史文化,将原废旧的森林铁路钢轨改造成综合管护站的标识牌。利用火山岩制作标牌,在国土绿化区、会议室等进行展示,打造“阿尔山·1946”靓丽名片。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充实配备纪检监察干部,强化警示教育培训,关键领域排查整治全覆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大党建带群建力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巡视和厂务公开制度。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活动有效开展,进一步发挥了群团优势形成改革发展强大合力。全面开展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解决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实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一带一路”峰会、全国“两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进京赴呼“零非访”。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平安阿尔山林区创建活动,成立反邪教协会,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一个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干净、镇容镇貌更美丽的阿尔山林区新图景开始呈现在世人面前。
  调研手记
  亚里士多德认为,环境中有一级一级的潜能(潜在的可能),人可以把自然资源中的潜能开发出来,变为成果。
  尽管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如果不善于保护利用,不能借势发力,也只能望“景”兴叹,不知所措。面对风险和挑战,阿尔山林业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乘势而上、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孜孜探路,奋楫潮头。在经历风雨中发展、在应对挑战中成长。阿尔山林业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顺势而为、谋势而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以良好资源赋能绿色发展。为了阿尔山林区更美好的愿景,他们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积极探索实践,开拓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