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妻子这些天不在家,让平时很少接触家务活的我有了危机感,起码每天三顿饭就是个大问题。我天天都为菜篮子做着各种打算,吃什么要事先盘算一番,好在我的适应能力还行,几天下来就把面临的各种困难给解决了。
一天早上,我到农贸市场买菜,刚到菜场的一个摊位前,就看到一位老太太蹲在地上边择菜边向我打招呼,还高兴地介绍说,她卖的这些菜都是自己家地里种的,使用的都是农家肥,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污染。这时老太太已经将择好的韭菜打好一个小捆,示意我上秤过一下重量,还对我说,这是早晨刚从自家菜地割的,是开春第一茬韭菜,又鲜又嫩。
看着老太太那饱经风霜的双眸,还有那满是皱纹的脸,我想她的生活经历一定很丰富,被她那勤劳的双手深深地打动着,也没和她讲价,就赶紧买了一捆。心想现在还能买到这种正宗的农家菜,实属不易,今天这捆韭菜就是价格高点买的也值。这也一下勾起了我对母亲的回忆,如果母亲还健在,和眼前老太太的年纪差不了几岁。
父亲是木工,每天都很忙,也就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情。母亲在老家当过农民,对种地很在行,来林区后,除每天按时把三餐做好,还带领我们在坝外开垦了一畦菜地,一年四季,什么季节种什么菜,母亲都记得清清楚楚。在我的记忆里,很多时候清晨鸡啼过后,母亲就早早起来了,为了不惊动大家,她总是小心翼翼地,第一件事就是提着篮子去园子里摘菜,然后择好洗净给全家人做饭,等我们起床时,母亲早已把做好的饭菜端上了饭桌,看着我们吃的可口的样子,母亲总是感觉很满足,就冲我们满意地笑笑。那时,我们为了把菜种的更好,也减轻一些母亲的负担,就在每天上学前,都到街上去拾粪,这样就保证了有足够的肥料,每种菜的长势都很旺盛。
母亲种的菜很丰富:菠菜、白菜、生菜、茴香、油菜、小葱、黄瓜、柿子、香菜……应有尽有,长势都很好。尤其是那些韭菜,细细的腰肢,绿绿的衣裳,看上去密密地、齐刷刷地长在大地上,很是喜人。
母亲对韭菜的做法很多,鸡蛋炒韭菜、包饺子、烙盒子,有时还煲汤。我最喜欢吃母亲烙的韭菜盒子,母亲掌握的火候特别好,烙出来的盒子个个外皮焦黄,内馅清脆,咬一口会顺嘴流下一些油汤,满口香气四溢,好吃极了。所以就是我结婚后多年,只要春韭一上市,母亲就会喊我过去解馋,有时我也会带着女儿过去,女儿对奶奶烙的韭菜盒子也是赞不绝口。
母亲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的韭菜盒子了,后来坝外的地也被退耕还林栽上了树,也就没地方种菜了。但每到这个季节,我还是要到菜市场买些“春韭”回来,我知道这其中,有很大成分是对母亲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