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因为喜欢看鸟,圈河边的柳林是我常去的地方。即便皑皑白雪覆盖了高山平地,天气嘎嘎冷,双休日,我还是喜欢到圈河边走走。那里是一片3、4米高的稠李子、山丁子、面果、红毛柳混交的杂树林。这片天然野生果林生长在圈河里边的高土岗上,我第一次来这里,就喜欢了。
知道这么美的地方还是在秋天,生态园——人工湖畔规划栽山丁子和稠李子树,我坐着单位汽车驶过两条浅河到了这里挖小树时发现的。当时山丁子树枝上挂满红彤彤似颗颗红珍珠的山丁子果,稠李子树枝挂满油黑如宝石一样的稠李子果,成群的鸟儿在这片果林里叽叽喳喳飞来飞去……此情此景让我甚是激动,自己找到了“世外桃源”!穿过杂林是条河面很宽的大河,过了河是山谷纵横交错的山岭,满山坡是生长繁茂的落叶松和白桦混交林……依山傍水,风光独秀,从此,这里就成为了我放松精神的宝地,一个人的惬意天堂。
看着鸟群快乐的飞着,我的目光追逐鸟群纷飞的影子,在这杂林间穿梭,自由自在徜徉,和群鸟作伴,何等的快乐!这里的鸟儿有杜鹃、松鸭、三道门、苏雀和乌鸦,可谓鸟的乐园。鸟儿多以树上的野果充饥,野果营养丰富,吃的鸟儿膘肥体胖。看着快乐的鸟儿,想起孩提时捕鸟的情景。追朔上世纪七十年代,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一群孩子拎着鸟笼到北边的平山麦地滚苏雀。白雪覆盖的平山树林边,大地里都有滚笼和拍笼,机关上绑上金黄色的谷穗,笼子里的鸟引子看见同伴成群在空中飞翔,便拼命鸣叫,按孩子的行话讲,叫嘟噜和长哨。空中集体飞翔的苏雀便有鸟儿离开群体落到笼子上,看见谷穗,跳上去吃,便被关进笼子。一上午能捕住10余只红脑门的苏雀。当时是计划经济,每个人一个月的口粮都定量,不够吃,就用自己垦荒开地种的土豆、卜留克、大头菜来作缺粮食的补充。鸟捕多了拿回家,要喂小米或玉米面,母亲心疼粮食,只肯让我留下两只鸟养,其余的全放飞了。我眼巴巴的看着捕来的可爱小鸟快乐欢叫着飞走,眼泪便扑簌簌的淌满脸颊……
现在看着鸟儿快乐的飞着,我为鸟儿受法律保护而高兴。近些年来,得到保护的鸟儿数量与年增多,山林旷野因有鸟儿的清脆啼鸣而充满活力与生机。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现在生态建设提到法制建设日程,森林资源实施可持续经营,生态环保越来越好。心中为山乡巨变而由衷地高兴!午阳灿烂,看见远处拦河坝里的平房炊烟袅袅,顿感饥肠辘辘,才想起回家吃饭。当经过河滩的一丛密匝匝的柳树林时,又听到一阵清脆悠长的鸟叫声,循声望去,蓝天白云的空中,一群鸟儿正欢叫着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