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第一次修枝

spring
2011-12-09
3194

繁杂、劳累的修枝工作结束了,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于没有上过山的我来说,很是辛苦。但我觉得有了这种磨练,才能真正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务林人。

修枝是近些年林区对森林林木养护的一种新式的工作方法,就是对影响林内通风、光照不畅的林木枝条进行清理,这样可以改善林地的卫生状况,还有利于植物、生物的多样性,更有效的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对于这种新的工作方式,很多老工人也不是很熟悉,更别提我这个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从没上过山的新手了。上山前,林场组织我们开展了相关的学习,然后我被分到了图里河经营林场开拉气施业区的104林班小组。

听说我要上山,全家人都跟着忙乎起来,母亲早早起来给我准备早餐和要带的饭,父亲则把斧子磨得锋利异常,并不断的嘱咐我上山时要注意的事项。

进山后第一件事要找到号桩,同小组的范叔和王叔,向我介绍了如何辨认号桩。他们参加工作都近三十年了,对山里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号桩位置,开始了工作。刚开始,老是找不到窍门。斧子似乎也不听使唤,眼睛看的地方和斧子的落点相差很远,枝桠堆也是摞的歪歪扭扭。急的我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范叔是我们的领队,他看到我如此窘态,便开始手把手教我如何打枝、怎样摞枝桠堆,我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再干起来,就顺手得多了。 虽然会干了,但渐渐的,我的小腿和后背开始发酸,汗水浸透了里面的衣服。看我累了,王叔笑着对我说:“休息下,来!喝口水。”说着把他的水壶递给了我。“第一次上山感觉怎么样。”“感觉很好,就是累腿,斧子也够重的。”听到这,王师傅笑了。“腿酸多走走就能扳过来。拎拎我的斧子。”我一拿,好家伙,足足有5斤重。我对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王叔顿生敬意,拿着这么重的斧子,干起活来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这得多少年才能练出来呀!

午餐时,大家拿出各自的食品聚餐,看我带的火腿、咸蛋、冒着热气的炒饭和鱼香肉丝,范师傅说:“我第一次进山的时候就带两个馒头,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大伙听完哈哈大笑,随后聊起了以前的艰苦生活和现在美好生活的对比……

到了下午,我顺过劲来,不觉得累了,打枝速度越来越快,枝桠材也是摆得越来越整齐。诙谐的范叔看到后笑着对我说:“小伙子!有发展,等我们退休了,这大山就交给你们了!”得到认可,我打心眼里高兴。大声回道:“没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森林深处又一次传出了大家的笑声。

一天的工作,让我深切体会到林区一线工人的艰辛,和我一起修枝的叔叔们,已然成了我最敬佩的人。我想,我会和他们一样,把理想和信念融入这一片绿色。

                                                                              (赵兴祖)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