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怀念父亲

spring
2016-04-15
3273

 

        一直想拿起笔写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可每每坐下来,伤感备至,情感难控,又无法下笔了。父亲,书写上就两个字,我却整整琢磨了八年。

     八年前,父亲因突发脑出血,术后昏迷了十六天,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1948年参加工作,当时在黑龙江省双城总工会文工队。1950年父亲和当时文工队的几个同事一起进入了中国林业文工团,驻地在沈阳,再后,由沈阳迁至哈尔滨,60年代中国林业文工团又迁入伊春林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搬迁,父亲单位就给每户发了两个大木头箱子。在我的记忆里,那两个箱子一直伴随着我走过了童年、少年……因为无论怎样搬迁,那两个箱子里一直装着我们家的全部家当啊!进入林区,条件更加恶劣。文工团常年在基层演出,父亲很少在家,家里所有的琐事母亲一人操持。在一次巡回演出中,舞台灯光出现了故障。父亲去排除,当他爬到那盏挂在十多米高的故障灯前时,不慎掉落下来……

     这件事父亲从来没有和我们提起过,多年后母亲告诉我们:那次父亲摔得很重,他的健忘,还有不时的絮絮叨叨,乃至动不动的无名之火,都和当年那场意外事故留下的后遗症有关。父亲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从不与人挣高低。邻里之间也是如此,左邻右舍住着,难免磕磕碰碰,每每母亲抱怨时,父亲总是淡淡一笑,“随他去吧。”还宽慰母亲吃亏是福。就是这句话,在此后的日子里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感悟……

     文革后期,父亲调到伊春市政府信访办工作,那期间文革刚刚结束,信访办的工作量很大。父亲一上任,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在工作上,就是下班时间也不得休息,常有上访人员找到家里。有送礼的,有诉冤的还有上门威胁的……对此类事情,父亲认真对待,从不给人脸色看,赶上饭时还热情的留人家吃饭。父亲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从不马虎懈怠,用母亲的话说“你爸满脑子就是工作,家里的事什么都不想。”后来,经过考核,父亲借调到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工作了两年,主要是处理黑龙江省在文革期间造成的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那时,父亲的空间很大,抽调北京的工作即将结束时,领导找到父亲问是否愿意留在京城工作,父亲婉言拒绝了。一大家子人,父亲没法把家安在北京。领导又问:那就回省城吧,父亲还是婉言谢绝。最后父亲还是回到了伊春,上级安排父亲担任歌舞剧院院长工作,父亲没有去报到,仍然回到了原来的信访办。

     父亲就是这么任性。后来中央办公厅的同志一再叮嘱,今后不论是父亲个人工作安排还是家里有什么困难,包括子女的工作等等,只要提出来,组织都会考虑的。但父亲从退休到去世,从没向组织提起过。有时,母亲唠叨几句。父亲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我们:“做人要踏实,要凭自己的本事,不要指望别人,靠一时靠不了一辈子……”淳朴的语言和淳朴忠告在我们兄弟姐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形成我们良好的家风,我们兄弟姐妹们也一直秉承着父亲做人的良好品德。

     父亲会拍照片,这在当年令人刮目相看。家里每个人留存下来的照片很多:一帧帧,一幅幅,工作照,生活照;单人照,多人照;集体照,风景照;普通照,光荣照;熟人照,生人照;男人照,女人照……父亲的胶卷是慷慨的。记忆中,父亲是慈祥的,他从没打骂过我们。我是家中的幺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多些。

     我从小就喜欢体育,刚上小学,就被选进体校。因为年龄小,爸爸负责接送。坐在爸爸自行车上的情形,现在回忆起来依然那么清晰。遇到刮风下雨爸爸总是先把我保护好,不顾自己被淋湿。父亲对我也很严厉。那时,每天早晨五点就要起床去体校训练,我十几岁,每每赖床不起,母亲总是心疼女儿的,护着我,让我睡到自然醒。父亲却不同,每每这时,他就绷着脸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骑上自行车把我送到体校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现在回想起来,我性格当中刚强的一面,应该说是童年时期的那些过往经历所赋予的。

     大学毕业后我去往异乡工作。每年回到家里,总能看到父亲兴奋的样子:“嘿,我老姑娘洪英回来了,快弄好吃的来!”一向节俭的父亲这时特别的大方,张罗家人做上一大桌子丰盛的佳肴,全家人聚在一起。父亲专注地看着我,那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睿智与明亮,那神态没有了当年的火热和激情。但我从父亲浑浊的眼睛里依然能感觉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怀、呵护与挂念。真是父爱如山啊!

     让我终生难忘的是2006年的夏天,假期我回到家乡,临走的时候父亲送我出门,很远了,父亲在身后叮咛“洪英,常回家啊!”他浑浊而又恋恋不舍的目光盯着我。看着父亲昔日腰杆硬朗,面色红润的父亲拄着拐杖,脊背有点微驼,稀疏灰白的头发在光线下显得蓬松、无奈……一种忧伤悄悄袭上我的心头——父亲真的苍老了。我向父亲摆摆手:“老爸,以后我会常回来看望您的!”

     我泪流满面……

     谁知,这一次竟是我与父亲最后的永诀……


李洪英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