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登上宝塔山

spring
2016-06-23
2687
             每每翻开志愿军复员证,看到“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毛主席的题词,依然会让我心潮澎湃。向往着能去参观延安的一些革命旧址,80岁时,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来到了延安,登上了梦寐以求的宝塔山。
      一路攀登,一面远眺。山下不远处就是延河大桥,沿河两岸高楼林立,桥上行人熙熙攘攘。这座充满着红色激情的城市已是一座现代化大城市了。那些革命旧址也被人们用心保护着,成为了世人敬仰的红色旅游胜地。一边游览,一边拍照,我登上了山顶,抚摸着宝塔塔身,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已经泪流满面的我在登上宝塔山的瞬间,想起了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战友们,是他们保卫了世界和平,长眠在朝鲜的青山。
      1936年,我出生在松花江倭肯河边的倭肯镇,那时是满洲国国民,1945年随着日本鬼子投降,满洲国的倒台我才知道我是中国人。很快镇里来了八路军,他们剿匪、土改,村头墙上贴着“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的大字标语。延安来的文工团在学校操场上搭台演出《白毛女》,临近乡村赶着马车来看戏,刚刚翻了身的农民,跟着喜儿一起流泪。全场高呼枪毙黄世仁。佳木斯出版的《东北画报》上,我第一次看见毛主席在延安的照片,看见了宝塔山,觉得那是神奇的地方。农村的孩子想也不敢想,有一天能去延安。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看到的新中国的前程,决心尽快脱离我的地主家庭,1951年初中没毕业,我就考进了哈尔滨鲁艺文工团,1953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1957年复员来到内蒙古大兴安林区。退休后和老伴来到郑州女儿家。去年七·一前夕,我决定要去延安看看,外孙女网上给我购了卧铺票,女婿开车送我上站,六月三十日早上三点我登上了郑州开往延安方向的列车,列车在行进中天亮了,我高兴得一直守在窗口,想看看陕北的黄土高坡。
      翌日在党的94岁生日这一天,我早早起来,按照路人的指点,奔向宝塔山。第一次看见了我梦里看到的宝塔山,多年的愿望实现了,我从心里欢呼,延安,我来了。周围的一些游客们知道我是志愿军老战士,都过来和我握手,看到我年岁大了,一些热心的人不时的对我嘘寒问暖,暖暖的温情一直充盈在我的心头。我把数码相机交给一个游客,请他给我拍张照,我要把宝塔山牢牢的印在相机里,深深的印在心里。
      短暂的延安一天游结束了,但是我心中对延安的眷恋、对长眠地下战友的思念却与日俱增。

 ○马明海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