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祖母

王琦
2017-03-10
2929

母亲去世后,父亲觉得我还小没人照顾,也怕屋里太冷清,于是带着我回老家,想接祖母过来。当时祖母在石家庄二叔家,我们到二叔家已经是傍晚了,祖母接过包裹,迎接父亲和我进屋便回屋做饭去了。祖母边做着饭边和父亲聊着:“妮儿她妈妈怎么就没了呢,扔下这可怜的孩子可怎么活呀?还不如让我替她死了呢。”祖母边说着边不住地擦着泪水。我们在二叔和姑姑家小住了几天后便回家了。

祖母的到来一改我往日的舒服,没人管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她一个大字不识的人,却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每天天不亮,祖母就喊我起来:“妮儿起来读书!”我困得睁不开眼睛,实在不想起来,祖母喊第二遍时,声音生硬还带着愤怒,我睁开眼稍微迟疑了一会,祖母便抓起笤帚掀起被窝笤帚把便落在了屁股上,疼得我一个高窜起来,被这一吓,一点困意也没有了,哭着穿好衣服只好去读书。临走时,祖母也不忘点一下我的脑门:“你不学习将来不出息可咋办呀?”慢慢的我养成了早起读书学习的习惯。

祖母小脚,走起路来用脚跟使劲,一摇一晃好像随时都要跌倒,尽管这样,祖母一天到晚不闲着,总有干不完的活,只要是星期天每一样活都要我跟她一起干。清明时节草木复苏,到了种菜的时候了,祖母带着我把园子里的烂柴禾扫成一堆一堆的,抱屋里烧火,她把园子打扫干干净净,早晨天刚蒙蒙亮就把我叫起来挖园子,用四齿铁叉一脚踩下去使劲往后压叉子把儿,把一大土块挖了出来,然后用铁叉把土块砸碎再挖下一回,起初我非常不愿意,噘着嘴生气,但是祖母在一旁说:“小孩子,不能睡懒觉,要学会勤快,哥嫂才能喜欢你。”于是干着干着就不生气了,半天下来我挖了一大片,手磨出了大血泡,但是很有成就感,哥哥备上垄,担好水,我和祖母种上豆角﹑黄瓜各种小菜,栽上茄子、辣椒、西红柿,再留一片空地种上喜欢的土豆花和菇茑儿,夏天给菜地除草施肥。吃着自己亲手种的嫩绿的豆角、红红的西红柿,我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祖母眼睛不好,做起活来总是把手里的活拿的离眼睛很近,可是祖母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剪成很多同样大小的三角形,中午放学吃过饭也不许我睡觉,让我坐在缝纫机旁,把两块布合上先把长边缝上,打开就是一个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正方形。起初不会用,针线穿好了,布也放在机器上了脚一蹬踏板线断了,有时线拽紧了一踩踏板针打折了,还得重新安装重新穿线,慢慢知道了得用右手把缝纫机轮往里拉一下顺势用脚蹬踏板,机器便走了起来,手上找好了针脚往上推,就这样我拼好了一个小坐垫,四周镶上黑边加上里子,一个完整的坐垫做好了,我也学会了用缝纫机。然而祖母想的不仅仅会做坐垫,她又找人给我裁了一条裤子让我做上。祖母把前后片分好,这么高难度的活我不会,祖母把穿旧的裤子拿来,一一拆开给我看,看懂了照样子做,就这样先做兜,再掐,和裤缝,最后上裤腰缝裤鼻儿,在祖母的帮助下,我学会了做裤子。后来我还学会了做衣服、棉衣,我不仅能做自己的,还能做给父亲和家人做衣服,十三四岁我能洗全家人的衣服,十五六岁我能拆洗全家人的被褥并做上,以致于在我成家以后,九十年代物质匮乏没有母亲婆婆的情况下,也能为爱人和孩子做上合身暖和的衣服,营造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祖母常说:“一个女孩子,就得学做活。”

祖母不善表达很少言语。那时两个嫂子先后进门生孩子,祖母已七十三岁的高龄还要伺候两个嫂子的月子,忙里忙外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事。祖母擀得一手好面条,面和得硬硬的,擀好的面切得又细又匀,用油盐葱花爆锅,添上水煮上荷包蛋,面条煮好到东屋送给大嫂,进西屋送给二嫂,从没有怨言,两个嫂子各有各的脾气,祖母从不说谁好谁坏,守口如瓶,至今两个嫂子提起祖母还感激万分。祖母在我家住了三年,又回叔叔家了。

师范毕业的第二天,我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看祖母,那时祖母已是八十五岁的高龄,一向不善表达的祖母,拄着拐杖,耳朵聋了,眼睛更花了,见到我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我“妮儿怎么不跟你来啊?”我说:“奶奶,我就是!”祖母点点头,一行热泪从腮边滚落,我一边擦去祖母流下的泪一边不住地告诉祖母:“奶奶,您好好看看,我就是妮儿!”祖母微笑着点点头,可是两分钟没到,祖母又转过身问﹕“妮儿怎么不跟你来啊?”我再次回答祖母:“奶奶,我就是!”祖母点点头。在叔叔家住了十几天,每天都和祖母重复着无数遍这句简单的对话,祖母老了糊涂了,她只有短暂记忆,可是那个没有娘的妮儿却成了她永久的牵挂,直到她九十岁生命的终结。

如果在天堂的祖母有灵,我一定让她知道,妮儿想念她,感谢祖母的良苦用心,让我有一个安稳的职业,在三尺讲台上做着我喜欢的工作,有一双儿女过着幸福的日子。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