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通讯员 方慧
去年以来,大杨树林业公司党委在干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保障等多个维度发力,构建干部人才工作新格局,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充满活力的干部人才队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创新选拔机制,让“千里马”在阳光下竞逐
“现在开始唱票,大家请看展板……”在2024年优秀人才推荐现场,公司党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话音刚落,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现场工作人员的目光紧紧聚焦在唱票席,见证着每一张推荐票的公开统计。
公司党委采用全面立体的识别方式,在考核过程中严格依规操作,分别建立科副职与管理岗优秀人才储备库。通过“组织考核、单位推荐、优中选优”的高效人才识别机制,以及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二次推选现场唱票的方式,确定每个类别排名前15的人员作为组织重点关注培养对象。这种公正透明的选拔方式,让人才选拔过程如同一面明镜,清晰映照出每位干部的真实能力和工作业绩。
公司党委用好人才筛选成果,树立“凭能力说话、靠业绩用人”的鲜明导向。今年3月份提拔的15名干部中,就有14名来自二次推荐排名前15的人选。
公司党委推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对因年龄、身体等原因不适宜继续担任领导职务,或工作实绩不突出的干部,采取转任职级、调整工作岗位等措施,为更有能力、更有干劲的干部腾出了发展空间。
在“赛马选贤”的舞台上,竞争上岗的热潮此起彼伏。2024年8月,53名科副职人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顺利上岗,3名优秀管理岗人员脱颖而出,实现了从普通管理岗到领导岗位的跨越;2025年3月新一轮竞争上岗中,2个岗位竞争人数与岗位数之比分别高达10: 1和7:1,激烈的竞争场面充分展现了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大学生员工金亚娟在竞争上岗中胜出后,激动地说:“感谢公司提供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用实力证明自己。”
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公司党委坚持“三个优先”原则,让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崭露头角。2024年以来,通过组织调整、竞争上岗等方式提拔、进一步使用科职人员44人次,其中80后干部24人次,90后干部12人次。在提拔至科副职领导岗位的16人中,少数民族干部2人、女干部5人,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7人。
如今,公司科职人员队伍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35岁左右的科职人员占比26%,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27%,少数民族干部占比21%,女性干部占比15%,科职领导干部平均年龄下降至44岁,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上升至55%。
健全培养体系,打造人才成长“温暖港湾”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森林,基层林场的年轻干部已经背着工具,踏入山林开展巡护工作;在森林防灭火演练现场,他们不顾汗水湿透衣襟,认真学习森林防灭火技能,模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在生态保护建设、森林经营、森林防灭火工作等急难险重岗位,总能看到年轻干部忙碌的身影。
公司党委将一线阵地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课堂,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墩苗”,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促进年轻干部全面发展。同时,强化不同层级单位间的交流协作,构建总部与基层、基层单位之间的岗位轮换机制。
2024年以来,3名基层林场人员调任至公司总部部门,5名公司总部人员到基层林场任职,4名科职人员在基层单位之间进行岗位交流,让年轻干部在不同的岗位积累经验,快速提升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
“入职以来,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培养和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去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员工王寅鹏感慨道。
公司党委制定《大学生员工跟踪培养管理实施方案》,从职业与生活双维度发力,为大学生员工的成长保驾护航。
在职业发展方面,组织新入职人员进行“实地操作+现场指导”岗前实训,采取“思政+业务”双导师模式,为他们把牢政治方向、指明业务提升路径。今年,共有19名大学生员工赴基层一线挂职锻炼,5名大学生员工跨部门交流锻炼。
在生活保障方面,公司党委定期组织新老大学生员工座谈交流,让新老员工在交流中分享经验、解决困惑;2024年新建暖心食堂,为23名外地大学生员工提供营养均衡的三餐;修缮大学生员工公寓,定制衣柜、更新家具,让大学生员工感受到家的温馨。通过提供便捷的生活条件,为大学生员工解决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在这里,人才如同破土而出的春苗,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厚积起聚木成林的强大力量,书写着与林区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