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黑牡丹”绽放丰收景

包文君
2025-08-28
1175

■本报通讯员 刘洁雪 万静怡

清晨,得耳布尔森工公司贮木中心黑木耳培植大棚内一派繁忙景象。培植户穿梭在菌架间,熟练地采摘下一朵朵油亮饱满的黑木耳。晾晒场上,新采下的木耳被均匀铺开,犹如一朵朵“黑牡丹”在阳光下透出诱人的琥珀光泽。

面对转型发展需求,得耳布尔森工公司将目光聚焦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优质水源,探索“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打出资金活水、技术赋能、市场引导“组合拳”,有效盘活林下资源,让员工捧稳“生态饭碗”。

公司将应急事务中心、康达岭经营管护中心、贮木中心、青年岭经营管护中心、运修中心等地的木耳培植基地无偿承包给员工,鼓励他们发展家庭经济增收致富。构建全方位的扶持体系,针对启动资金短缺这一普遍难题,依托家庭经济无息借款政策,解决了员工创业的后顾之忧,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多亏了公司发放的5万元无息借款,让我有能力承包这架大棚。”培植户耿士军一边将刚采摘的木耳装篮,一边难掩感激之情。

在技术层面,公司统一采购优质菌袋,提供挂袋管理、病虫害防治、科学采摘、标准晾晒全链条技术支撑,由公司发展规划部技术人员负责“一对一”指导,提醒培植户在采摘时要“采大留小”、手法轻柔,避免损伤耳芽,确保后续产量。在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托底下,今年黑木耳亩产较去年提升近两成,优质品率显著提高。

在销售环节,公司对成品黑木耳进行统一包装,提升产品形象和附加值,同时鼓励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多元化市场渠道。许多培植户与周边地区的农产品经销商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并借助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新业态,展示木耳优良品质,拓展线上客源。

培植户张淑芹经常给外地老客户发送木耳的照片和视频,她说:“咱这木耳品质好,回头客特别多。”耿士军对自己培植的黑木耳也充满了信心:“靠着好品质,加上自己多跑多联系,销路慢慢就打开了,现在订单不断,心里踏实多了。”凭借良好的产品品质和灵活的销售策略,“得耳布尔黑木耳”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

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在持续提升黑木耳培植标准化、规模化水平的同时,拓宽产业链条,让林下“珍宝”真正成为员工手中长久的“致富宝”,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共进的发展新路,为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