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通讯员 马莉
近日,库都尔森工公司组织干部员工赴甘河森工公司,开展内蒙古大兴安岭嫩江上游水源地保护治理项目远征造林秋整地工作,通过科学整地改善立地条件,为后续苗木栽植奠定良好基础。
据了解,公司承担了3万亩秋整地任务。整地前,干部员工开展全方位踏查,循着林相分布图穿梭于山林间,逐一核实地块坡度、土壤条件与植被情况,详细标注重点清理的灌丛区域和适宜作业的点位,为后续施工绘制清晰的“作战地图”。公司秋季整地行动领导小组与甘河森工公司召开专题对接会,围绕作业标准、安全规范、进度节点等关键问题深入沟通,明确双方职责分工,敲定林木保护、设备调度等配套保障方案,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作业现场,他们采取“机械清障+人工挖坑”的组合模式,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精准把控坑穴质量。割灌机刀片高速运转,杂乱的灌丛被一一清理;干部员工手持刨锹俯身作业,一锹定位、二锹破土、三锹成型,娴熟的动作一气呵成,一个个规格标准的坑穴在林间整齐排列。
“秋整地质量直接关系到造林成活率,标准绝不能含糊。”技术员手持测量工具穿梭在作业现场,成为秋整地的“质量哨兵”。他们时而蹲下身,用卷尺逐一核验种植穴的间距与深度,时而用手拨开土层,检查土壤疏松度,每一个数据都详细记录在核验表上。
“现在多一分较真,来年就少了补植的麻烦,这是对林地负责,更是对生态负责。”技术员的一番话语,道出了所有干部员工的心声。待到造林时节,他们将再赴一场绿色之约,回到这片土地,栽种下绿色的希望,让林区树更多、山更青、生态屏障更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