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通讯员 思琴格乐 王禹贺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云杉苗木陆续进入休眠期。连日来,图里河森工公司森林经营中心(林木种苗分公司)抢抓关键时间节点开展起苗工作,为11亩、2年生的云杉裸根苗搬“新家”。
作业前,技术人员结合云杉生长特征、土壤墒情与气候特点,对云杉苗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综合考虑苗龄、地径、苗高、根系发育等指标,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起苗方案。
“基于这些监测结果,我们还参考了近五年的入窖培育经验,调整了起苗时带土球的大小和运输间距,确保苗木入窖后安全越冬,等到明年开春就能顺利出窖移栽了。”森林经营中心(林木种苗分公司)负责人张柏鸿介绍说。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铆足“人勤赶天时”的劲头,奋战在育苗一线。起苗机械高速运转,精准松动幼苗周边土壤,避免伤及主根和须根。工作人员紧随其后,熟练地将苗木轻轻振出,小心抖落附着的泥土,确保“棵棵达标、株株合格”。整个流程坚持“随起苗、随选苗、随分级、随假植”原则,最大限度减少根系在空气中暴露时间,防止失水干枯。采用“风吹固根、土埋保湿”养护法,为苗木营造适宜的临时生长环境,提升苗木存活率。
从机器起苗、短途转运到人工选级、规范假植,技术员任春凤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每个环节衔接顺畅。在她看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作业最为关键,让苗木质量有了保障。她说:“土球大小统一,假植深度一致,到明年春季容器苗移植时,成活率能提升5%以上。”
据悉,起苗作业将持续10天左右,预计起苗200万株。该公司规范化、高效化推进起苗与窖藏工作,既是夯实苗木培育基础的具体实践,也为明年春季容器苗移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