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包文君
2025-11-12
1031□本报通讯员 孙志欣 张天洋
近日,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完成2025年度红外相机电池与存储卡全域更换及数据回收工作,经初步整理已获取有效影像资料达500GB。通过与历年监测数据比对分析,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实现明显增长,红外相机监测工作成效凸显。
此次野外作业实现保护区全域覆盖,工作人员沿8条固定样线穿梭于密林与河谷之间,克服地形复杂、天气寒冷等多重考验,完成100余台红外相机的设备维护与数据回收。据工作人员介绍,相机重点布设于水源地、觅食区等野生动物高频活动区域,扩大监测覆盖面,提升数据有效性。
影像资料初步筛查结果显示,紫貂、貂熊、原麝、驼鹿、马鹿、狼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出镜频率较去年显著提高,红外相机成功捕捉到紫貂觅食、马鹿集群停歇等多组珍贵画面。监测数据显示,马鹿、狍子等常见兽类种群数量较三年前实现翻倍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相机还记录到狼与绿头鸭“同框”的罕见画面。
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稳步增长,背后是生态保护工作的持续加码与精准发力。近年来,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持续推进湿地修复、盗猎防控宣传与执法巡查等多项举措,同时依托红外相机监测体系提供的精准科学数据支撑,成功构建起“监测—评估—保护”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下一步,该局将对已回收的影像资料开展系统性深度分析,重点聚焦紫貂等濒危物种的活动节律、繁殖规律及栖息地适宜性需求,进一步优化保护策略,推动生态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