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融媒体报道组记者●刘洪林 毛虎壮
“自从走上了水泥路,出门再也不摔跟头了,还想再活70年。”生活在吉文林业局吉铁林场的梅素平老人对修到家门口的水泥路感触最深。
看到记者到来,梅素平的老伴赵洪江热情地掏出香烟,让大家抽支烟,歇一歇。近2个月来,这是他的常态。开春后,来自吉文林业局各单位的干部职工每天都来到林场,帮助居民修房子、建仓房、夹杖子、建厕所、修水泥路,看着林场一天一个样,老人心里既高兴,又感动,“这些年轻人真能干,把我们的活当自己家的干,我们老了,干不动了,只能给他们沏点水、准备点烟,表表心意了。”赵洪江老人动情地说。
赵洪江老人今年78岁,梅素平老人72岁,老两口在吉铁林场生活了40多年,出门就能走上水泥路,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老两口每天都会沿着新修的水泥路走上几圈,活动活动筋骨,或者到新维修的小广场上锻炼身体。听说林场还要安装路灯,老人心里更是乐开了花,“以后天黑也敢出门了,散散步,多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好。”
“你是不知道我们林场以前啥样,旧房子多,建得乱,路也不规整,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要是雨下的大些,我们这些老人就彻底困在家里出不来了。”说起“十个全覆盖”前后林场的变化,赵洪江老人有说不完的话,“现在,危旧房都拆了,剩下的房子都维修了,还给新建了仓房,文化活动室、卫生室、超市也都建好了,马上就能用了,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乐趣也越来越多了。”
在赵洪江家不远处,一条小河缓缓流过,河面上,两座桥对比鲜明,一座是已经废弃的旧桥,一座是新修的木桥,这是他们出林场的必经之地。“处处为我们考虑,我们需要啥就建啥,这‘十个全覆盖’真做到我们心里了。”赵洪江激动地说。
正如赵洪江所说,吉文林业局在吉铁林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上下足了功夫,本着宜拆则拆、宜建则建、缺啥补啥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工程建设。据统计,林场已拆除旧偏岔、车库40个,仓房180个,破旧栅栏5400延长米,清理垃圾120余吨;新建仓房132个,木栅栏1200余延长米,硬化街巷道4.3公里,新建成1座长18米的木桥。
赵洪江、梅素平都有退休金,衣食无忧,最盼望的就是有个好的生活环境。如今,山还是那片山,水还是那片水,生活却越来越现代化了,一想到未来的晚年生活,老两口心里都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