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1969年冬,66千伏输电路施工开始了。林管局成立了会战指挥部。施工队伍除电业局线路队可算半个专业队,全是从根河、克一河、库都尔、金河等林业局抽调林业职工组成的连队。立杆作业的主要机械是集材拖拉机。正是这一支支林业工人队伍,怀着建设林区电力事业的豪情,带着能早日用上“长电”的期盼,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智慧,不畏艰难,在大兴安岭的密林深处,跨山越岭,立起了基基电杆,架起了条条银线。最后建成了全长626.5公里,由3394基18米至24米的水泥电杆,48基铁塔架起的66千伏高压输电线路,组成了林业电网的主干线,将发电厂的电能传输到后来陆续落成的22座变电所(站)。当时,施工队伍的帐篷大都安扎在施工路段不远的野外。施工队员们住着旧帐篷,睡的是小杆铺,吃的是大锅饭,取暖用油桶改制的大铁炉。冷很了,他们戴着皮帽照样能睡个好觉。早出晚归,在山上作业。收工后除了大家偶尔找本书翻翻,一些工人还讲段子,说笑话,用一串串恢谐生动的歇后语比高低,逗乐子。在单调艰苦缺乏娱乐的生活中,林业工人体现出朴实、乐观、坚毅、任劳任怨的品格。会战后,各林业连队的不少人后来都成了电业职工。
根河发电厂是林业电网的心脏,由林业建工局承建并安装。建工局安装队也是一支先学后干,边干边学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年轻施工安装队伍。在“文革”中从1966年破土建厂到1973年竣工投产历经8年,实在不易。
1973年6月1日,根河电厂与电业局合并,称林管局电业局,1974年5月20门,电业局改称根河电业局。
1973年11月27日,根河发电厂首台6000千瓦机组终于投产发电了,从此结束了大半个林区没有长电的历史。启动过程也曾一波三折。因条件限制当时没有足够的启动电源,只能分步启动。那时全厂最大的电机是锅炉引风电机,容量为185千瓦。由于起动时冲击电流过大,多次引起电源端跳闸,联合运转因此卡壳。多次失败逼着人们想出了最土的办法,用大绳拉。人工帮助电机先转起来,以降低启动电流,终于使启动成功,这在大电力系统中也是鲜见的。
1977年5月11日,根河镇发生了特大火灾,仅半天烈火就吞噬了六千多户人家,约半个城镇毁于一旦,电业局大部分职工住宅也在烈火中成了瓦砾。许多职工瞬间失去了几乎全部财产。火急风大,火势发展极快。电厂主厂房五吨多重的铁皮房顶,竟被烈火形成的狂风整体掀下。在烈火逼近主厂房时,才不得不紧急停机撤离人员。撤离前,职工们将主厂房周围主变压器等主要有油设备,均已用浸上水的被褥覆盖了,杂物也已清除,形成了隔离带。傍晚,火势渐小,不久又落起了小雨,电厂主控室开始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家已成了废墟,但没有一人流泪,也没有一个叫苦,人们脸上显出的是坚毅。尽快给劫后的根河供上电是现场每个人的共同心愿,电业局领导决定立即起机。在联系甘河热电厂送来启动电源后,虽然因60千伏主开关操作臂突然断裂,需抢修而延误了些时间,但当晚十点多钟发电机终于又转了起来。在周围一片废墟的漆黑夜空中,电厂高大厂房内的灯光又亮了,显得分外耀眼,给劫后失去家园的人们送去了信心和希望,有力支持了救灾工作。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林区共建设了5座火力发电厂。
根河发电厂于1964年筹建,1966年主厂房土建工程开工。1968年厂房土建工程基本结束,汽轮机发电机组安装。1973年10月1号汽轮发电机安装完毕,11月27日正式投产发电,初步供电负荷最大为3800千瓦,供电范围为根河、好里堡、伊图里河、甘河包括铁路系统在内的地区。1975年1月4日,2号汽轮发电组正式投产。二期工程于1981年5月3日开工,1983年10月10日正式并网发电。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