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阿里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为林业发展增添动力

郭卫岩
2017-09-02
1605

      近年来,阿里河林业局始终把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推广作为推动林业发展的支撑点,紧紧围绕“林下产业、富民强局”战略,立足全局资源优势,先后建立科研试验基地3个,通过自治区级鉴定科技成果10项,批复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8项,参与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获得林管局林业科技项目1项,上级拨付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资金720万元,2项科技成果荣获自治区2017年首届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去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在珍贵树种培育上,他们引进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开展了《西伯利亚红松良种繁育造林技术推广示范》等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项,获得国家推广资金170万元。建立了西伯利亚红松采穗圃和良种繁育基地,并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他们还重点对轻基质容器育苗、东北红松无性繁殖引种特性研究、水曲柳引种研究、花楸人工培育技术等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科研成果2项,成功申报《内蒙古大兴安岭容器苗轻基质育苗技术推广示范》等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项,获得国家推广资金140万元。
      在经济林培育上,林业局对榛子进行大面积造林,并积极推进种子育苗研究工作。通过对榛子引种、育苗、造林等试验,成功驯化当地野生平榛根蘖繁育,野生榛林改培复壮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取得了《大兴安岭林区野生榛子驯化繁育栽培技术》科研成果,并申报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项、林管局科技项目1项,获推广资金150万元。近年来共播育榛子近2万斤100亩。在蓝莓种植上,他们通过引种试验,成功引进4个主栽蓝莓品种,定植488亩,并创造了当年引种当年见效的引种新模式。同时还划定野生蓝莓保护区约2万亩,取得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半高丛蓝莓移植大棚栽培技术研究》自治区级科研成果。
      在食用菌栽培上,该林业局对猴头、黑木耳、松杉灵芝等12个品种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自治区级科研成果4项,申报《松杉灵芝人工栽培技术推广示范》等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3项,获国家资金280万元。今年林业局创新猴头菇的栽培方式,采用菌袋覆土栽培模式,经多次试验对比,总结出猴头菇覆土栽培技术。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猴头菇单体最大直径可达30cm,平均直径可达17cm、平均重量达到1.7斤,该课题已提出申请成果鉴定。
      在森林资源管理上,该林业局不断强化3s技术的深入应用研究,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全面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规划和管控森林经营的可持续化经营,为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奠定基础。2016年取得《ArcGIS空间分析模型在森林抚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自治区级科研成果1项。二是开展GIS、RS、和Gps融合运用研究。2017年该局进行了GIS地理信息系统建模在林地变更中应用研究,并对该课题提出申请成果鉴定。 (栾维敬、乔莉)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