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孙永财,背上灭火机跟我走,一定不能掉队!”“好,放心吧,队长!”正在说话的两人是绰源林业局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的八分队队长吴长亮和队员孙永财,他俩都是“6·2”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场援外扑火队员。
今年33岁的吴长亮有过多次援外扑火经历,扑火经验十分丰富。23岁的孙永财是3月份刚刚加入到防火办专业森林消防队的一名武警复员士兵,从未到过火场。
在汗马火场,每次找到火头后,吴长亮和孙永财就扛起灭火机冲上去。由于地表腐殖层较厚,偃松分泌的油脂又多,火焰有一人多高,扑救极为困难。孙永财不敢有一丝松懈,始终跟随着吴长亮顶在最前面。扑火战斗结束后,吴长亮手臂已被烤得通红一片,手指上也烤出了水泡。孙永财整个人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稚嫩的脸上沾满了黑色的烟灰,露出的牙齿被黝黑的脸颊映衬的格外洁白。
转移火场时,由于携带物品较多,吴长亮和孙永财把背包背在身后,又把斯蒂尔灭火机接过来挎在身前。前进的道路上都是沼泽地,大家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并且路上多是烧过的偃松枝干和倒木,纵横交错,行进很困难,他俩身前挎着灭火机,更不容易看清道路。裤子刮坏了、鞋子湿透了,枝条还时不时在他俩脸上留下一道道红印。他俩相互搀扶、相互鼓励,每当队员们想要替换他们时,他俩总是异口同声地说:“没事,没多沉……快到了,往前走吧。”到达驻守地点放下灭火机和背包,大家才发现他俩的肩膀上已经磨得通红,泡得发白的脚上也磨出了好几个血泡。
驻守火场时,给养是个大问题,由于离机降点很远,给养只能往回背。吴长亮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积极向队长请缨:“我去背给养吧!”年轻的孙永财也不甘于后:“我也去!”到达机降点后,他俩总是把最重的蔬菜和挂面等给养装在自己的背包里,满满的背包达到八九十斤重。身负重物的他们行走在沼泽地里,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初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