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兴安岭上的精神丰碑

朱高华
2018-07-05
1537

          ■ 本网记者 包文君 通讯员王刚 6月的内蒙古大兴安岭草木葱茏,苍翠欲滴;6月的崔曾女纪念林青松作衫,鲜花为裙。
          “2003年3月12日上午,是老人最高兴的日子。她请来林业局党政领导,在贴身处取出一个小包,一层层打开,里面包着几个边角磨损的存折和一些面额不等的人民币。崔曾女老人庄严地捧起它,动情地说:‘这是我多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全部存款,一共是40900元,现在我把它作为党费全部交给党。是党养育了我,我把我的一切全部交给党。’” 6月27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见证”采访团记者被伊图里河林业局党委组织部部长王新华动情讲述的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的故事感动着,纷纷为崔曾女雕像献上鲜花,表达着无限的哀思和崇敬。
          崔曾女,1918年10月出生在朝鲜元山市一个贫苦人家里。1944年来到中国。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复员后到伊图里河林业局参加林区开发建设。面对林区火热劳动场面,崔曾女激情满怀,坚持要到生产一线工作。就这样她如愿来到伊东林场,主动请缨成立了女子集材队,自任队长。她率领女子集材队与男同志比高低。肩膀压肿了,腰腿也累得酸疼,但她全然不顾。崔曾女那种“拼命三郎”的工作劲头,让许多男职工都甘拜下风。她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铁姑娘”。
          1959年7月1日,崔曾女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一天起,对党的忠诚和信仰成为她人生的信条。
          工作中,崔曾女更加努力。她先后多次获得“先进生产者”、“护林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与其他老一辈开发者一起创造了伊图里河日产万米的辉煌历史。她出席过全国军烈属和残疾复原退伍转业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还光荣地参加了国庆活动少数民族参观团,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文革”期间,由于崔曾女来自朝鲜,曾经在日本人的工厂里做过工,被扣上了特务的帽子,饱受折磨。但崔曾女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对党的忠诚誓死不渝。
          1982年,崔曾女光荣退休了。她老伴儿去世早,又无儿无女,党组织为了照顾她的生活,多次要把她接进敬老院颐养天年,都被她拒绝了。她说虽然我年纪大了,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了,但我身体还行,自己能够照顾自己的生活,绝不能给组织添麻烦。就这样崔曾女孑然一身的生活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的时光里,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每到月底,她都要拄着棍往返几公里山路来林场亲自缴纳党费。林场领导问她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她总是说:“我没困难,唯一的要求就是组织有什么活动及时通知我。”
          在伊图里河林业局最偏远的北山脚下,胡同深处,有一户低矮简陋的平房。这就是崔曾女的家,一个旧立柜,两个大箱子和一台黑白电视机是她全部的家当。唯有满墙的奖状锦旗才使这陋室平添了光辉。
          老人自身生活非常俭省。一辈子也没穿过几回新衣服,衣裤总是穿了洗、洗了穿,缝了补,补了缝,有一件衣服上面竟然补了十三个补丁;老人在吃上也很简单,平常很少做菜,吃菜也仅是白菜、土豆家常菜。
          2001年冬天,老人不慎摔了一跤,股骨骨折,此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林业局党委知道后,马上安排老人住敬老院,但老人说什么也不肯去,她怕给组织添麻烦。经过再三劝说,她要求照顾她起居的工作人员的工资由她来支付,这才肯住进敬老院。
          考虑到老人瘫痪在床,林业局特意为她买来了可以升降的医用铁床,并派最好的服务员照顾她。住进敬老院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每月工资交给敬老院管理,不让企业在她身上花钱,自己的伙食费等一切费用都从工资中解决;看到房间灯管瓦数大,她让人把 20瓦灯管换成8瓦节能灯,为了省电,电视也不看太久,看完新闻节目早早就把电视关了……
        2006年,老人感到年事已高,她要给组织留下遗言,了却自己最后的心愿。她让人找来纸笔郑重地立下遗嘱:去世后,自己的装老衣服已自备好,不用组织再买;死后火化,骨灰不留;将自己钱财等遗物作为党费全部交给党组织。包括已存现金23000元。
        她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切,死后甘愿化作泥土,滋养草木。
        2009年8月17日21时30分,崔曾女无疾而终。崔曾女走了,她带着对党无限的忠诚和眷恋。崔曾女老人的骨灰撒进了伊图里河水中,随着闪亮的波光渐渐消逝而去,但她执着的信念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却永远留在了大兴安岭的青山绿水之间。
        现在的崔曾女纪念林已经成为林区青少年教育基地,崔曾女精神也在广大党员和群众中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2015年大学毕业来到林区工作的臧胜男,一直被崔曾女的事迹激励着。她告诉记者,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磨练自己,向崔曾女同志学习争做一名“信、行”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