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责任更重了 青山更绿了

朱高华
2018-07-06
1498

            ■ 本网记者 包文君 通讯员 张旭 盛夏时节,内蒙古大兴安岭松柏葱翠,山花烂漫。度过了紧张的3个月春季森林防火期的根河林业局森林管护员,转入了夏季森林管护,他们的工作任务依旧不轻松。
            距离根河林业局30公里的208管护站,屋外的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办公桌下的一块蓄电池和桌上的一部对讲机组成了这个管护站全部的供电用电系统。站长巩延军接过林场主任送来的杀虫喷雾剂,在站内各处喷洒着……
            “条件确实挺艰苦的,白天瞎虻、晚上蚊子,就这蚊虫叮咬一般人就受不了。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再说有购买服务合同跟着呢,防火、林政、管护,哪项干不好都会扣我们服务费的。不过干好了有奖励。” 巩延军笑着说。
            2017年年初,根河林业局开始进行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改革,林业局与各林场签订森林管护责任书,再由林场按照远山管护、近山管护、管护站管护、沿山管护等不同类别,分别与管护员签订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合同书。林场除每个月都来管护站检查验收工作外,还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和抽查,林业局每个季度也会对森林管护服务成果进行打分。在去年的评比中,208管护站的森林管护成绩每次都是95分以上,被评为五星管护站。林业局发给了巩延军1000元奖励,管护站的其他三名管护员每人也得到了500元的奖励。
            2015年,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管护站的职能发生了变化,森林防火、林政管理、森林管护都成为了管护站的职能。去年1月,根河林业局作为林区改革的试点单位,率先在生态保护建设中实行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工资变成了服务费,森林管护责任书成了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合同书,管护员职责由过去的9项细化为现在的18项……
            “责任重了,压力大了,过去我们挣的是工资,现在挣的是服务费。” 巩延军说,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合同书对管护员的具体职责进一步细化,资源管理、动植物保护、信息报告等内容共计100分。总分要是低于90分,每少1分就要扣管护员每人100元钱。
            跟208管护站相比,207管护站的条件就好多了。这里距离根河林业局只有8公里,通有常电。207管护站是通往根河市、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和莫尔道嘎林业局的重要节点,来往人员及车辆多,高压线又从森林上空穿过,管护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签订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合同书后,管护员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将‘管护员履职尽责不到位情况给予罚款,甚至调离岗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承担法律责任’内容添加至合同书内,这是实行内部购买服务之前都没有过的。”207管护站站长李国忠说,内部购买服务成果直接和职工个人经济利益相关,管护员再也不用领导和别人督促,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大大被激发了。
          “简单地说,根河林业局以购买森林资源保护成果的方式支付管护员的服务报酬,林业局与管护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根河林业局好里堡林场“天保工程”业务员田俊丰解释道,合同书奖勤罚懒,层层落实管护责任,这让习惯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职工逐步转变思想观念,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保护生态的意识和实效显著增强,也有效保证了自身职责权利相统一。
          根河林业局组织部部长刘顺起给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件事,今年的5月5日,正值春防紧要期。那天刮起了大风,距离根河林业局40多公里远的一处高压线搭到树上引燃了树枝。不仅负责这片区域的管护员及时发现并上报,10多公里外212管护站的管护员陈中博和黄明刚在对讲机里听到后,骑着摩托车带着2台风力灭火机上去了。几个人及时把火扑灭,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刘顺起告诉记者,随着森林管护内部购买服务改革的深入,由过去被动适应变为主动适应,管护员保护森林保护绿色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
          根河林业局先行试点林区改革,通过生态保护建设购买服务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高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管理水平,推动了林业发展模式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转变。他们化零为整,将原来分散的职能集中到生态保护最前沿的管护站,结合合同约束和奖金激励,极大调动了管护员的工作热情,广大务林人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着绿水青山。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