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网见习记者 米何妙子 通讯员 刘世国
呜……呜……伴着巨大的轰鸣声,载满杀虫药品的“运5”飞机驶向了毕拉河林业局“5·02”森林火灾火烧迹地……
“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7月8日,记者在毕拉河林业局蛀干害虫飞机防治指挥部看到,飞机来回超低空飞行,从双翼喷出的杀虫剂均匀地播撒在火烧迹地边缘内一公里及边缘外二公里的区域。白色的药带如同一条条丝带环绕在树干上,让树木不再受害虫的侵扰。指挥部内,标有“噻虫啉”的杀虫药品整齐地码放在药品储备区内,两个铁质箱体内装满调配好的药品,正等待着注入到飞机内部。
由于去年毕拉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内“5·02”森林火灾的发生,发生虫害面积达23.73万亩。导致树木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出现大面积衰弱木、濒死木等,给落叶松八齿小蠹、云杉小墨天牛、云杉大墨天牛等害虫带来良好的栖息环境,为防止该害虫进一步向周边健康林扩散和蔓延,管理局森防站于5月17日—7月15日,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在毕拉河地区采取两期飞机作业进行防治,防治面积26万亩。
“由于发虫期不同,我们采取了两期飞机防治作业,第一期以防治落叶松八齿小蠹为主,从5月19日到5月30日,飞行88架次。第二期主要以防治云杉小墨天牛、云杉大墨天牛为主,从6月20日至7月初左右,主要是防止蛀干害虫向健康林扩散。每天早晨我们会在飞防之前布上用镁条熏制的载玻片进行雾滴检测,查看雾滴密度,隔天会有外业调查人员对10棵样数进行防后效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成孔密度有效降低了,效果显著。”毕拉河林业局森防站站长郭丽莉说。
管理局森防总站高级工程师邹元平说:“二期防治作业的主剂是噻虫啉,还需加入工业盐、尿素等,目的是为了加重药品的比重,提高燃点,增加药品的粘稠度,使得药品更容易附着在虫体上。”
为何会选在5月—7月这一期间防治蛀干害虫呢?邹元平介绍道,这一时期正处于蛀干害虫飞出树体进行交配、繁殖、产卵的季节,对于喷洒药品非常有利。
6月中旬以后,毕拉河地区阴雨连绵,由于气温、降雨、气流、雷电等气候因素影响,严重干扰着飞机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这无疑给二期的飞机防治带来诸多的困难。
针对防治区域的调查工作,毕拉河林业局羊其河、达尔滨湖、北大河三个林场各选派4名职工协助森防站对重点防治区域进行GPS四点定位,对飞防区的高大建筑物、规避物、水系大小湖泊也进行详细登记定位,并做好地面标记,确保飞防安全;同时,内业人员根据外业调查情况及时做好防前各项内业材料整理和汇总,为航空公司提供科学有效的飞防作业数据。
呼伦贝尔天鹰通用航空公司机长葛卓告诉记者:“每天早上我们3点半准备飞防,差不多10点钟结束,中午气温升高,不利于飞行,我们会在下午4点至8点再次进行飞行作业。相对于草原灭蝗,林区灭虫的难度相对要大很多。因为草原或者农田的地势平坦,而林区高山起伏比较大,山上气流较大,这对于飞行的安全问题都是一种考验。”
据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维系生态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工作,更是森林的“内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潜伏性、暴发性和毁灭性。为应对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事件,管理局森防站申请在“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中设立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储备资金,用于林区突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资金使用,不断加大药剂药械采购、储备的管理,建立各局药剂药械库、药剂药械管理档案,健全林区药剂药械统一调配制度,提高了发生重大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事件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此次毕拉河飞防工作行动早、动作快、组织精细、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防治工作进展有序,保障措施及时有力。从地面调查结果来看,杀虫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国家森防总站总工程师赵铁良说。
飞机防治摧毁了蛀干害虫的“生存基地”,在森防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树木正在慢慢“恢复健康”,新一抹绿色正向我们缓缓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