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走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的新路

朱高华
2018-07-18
1394

         夏日的绰源林区,山岭苍翠,几场酣畅的透雨,催开了芍药花蕾,人们纷纷来到乌塔旅游公路旁的林药间作基地,观赏云杉林里芬芳四溢、灿烂如霞的芍药花海。
         近年来,绰源林业局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大更新造林、人工促进更新、中幼林抚育、补植补造等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并通过打造景观林、局场两级绿化、建造休闲小广场等举措,做足生态文章,增添生态颜值。
         幽幽景观林
         为充分显示绰源林区原始林的雄浑壮美,他们对“千里文明线”绰源段百余里的乌塔公路沿线两侧的天然林修剪枯枝、清除倒木,改善林中卫生,让兴安落叶松的伟岸美、白桦林的隽秀美、路旁翠柳的婀娜美和阳坡上黑桦树的沧桑美充分展现。沿线还设立了近百个宣传牌、提示牌、标示牌,让浓浓的森林文化扑面而来。他们对局址附近15公里长的景观林带精心呵护,两侧5000亩樟子松幼林全部进行抚育。在云杉林间隙内种植移栽芍药、返魂草、园参等中草药,打造林药间作基地,还移栽了观赏性野蔷薇和金老梅灌木,让一簇簇花草摇曳在公路两旁,成为森林生态游景点。如今,林药间作基地已形成规模,成为自治区北药种苗培育基地。绰源人把绿色发展理念赋予具体行动的同时,又提升了景观林的颜值。
         片片呈新绿
         为了让绰源大地更加葱绿,林业局大力开展宜林荒山造林工程,从天保工程实施至今,完成荒山荒坡宜林地人工造林18万余亩。2011至2017年,补植补造5.7万余亩,活立木蓄积由1998年的2500万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895万余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天保一期工程前的77.3%提高到现在的83.73%,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三增长”,留住了绿色基脉,巩固了林业发展根基。近年来,这个局每年都开展“5.12”义务植树活动,在翠岭、青岭、苏格河、育林4个林场和局址北出入口、东大桥供水园等处空地栽植樟子松和丁香等绿化树种,让一片片青翠欲滴的树木环抱在小镇周围,倾力打造生态型、园林型小城镇和标准化林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当地森林旅游业发展。
         人文小广场为打造绰源特色小镇,提升镇区颜值,这个局还将文化创意融入建设规划中,打造休闲观光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从去年秋季开始,林业局在镇区、局址北出口、西出口及体育馆东侧的河堤处同期开工建设总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的3个小型休闲广场。他们建凉亭、铺操场、砌花坛、设甬道、植树木、种草坪、安放健身器材、架设景观灯,还对太阳星文化广场进行修缮,提升了小镇文化品位。如今,镇区以太阳星文化广场为中心,四周小型休闲广场遥相呼应,并在河堤路上安设了路灯,水光山色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给人们提供了更多游玩、健身场所,走出一条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的发展新路。( 包文军)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