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春节刚过,根河林业局森林经营处015工队17名职工匆匆告别家人,来到离家54公里的生态功能区内进行疏伐作业。冬季降雪少,春季森林防火形势严峻,为了把更多的精力留给春防,他们将抢在春防封山前完成5800亩的作业任务,时间紧、任务重。
密林深处,油锯声声。2月15日,是015工队节后开展疏伐作业的第4天,在距离工队驻扎的帐篷300米附近的山林间,工友们头戴安全帽,以2人或3人一组,严格按照森林抚育调查设计和操作规程,对林间树木进行疏伐、锯断、归堆。工队长李国栋解释说,疏伐是森林经营的一种作业方式,主要是对林间枯死木、被压木、“歪脖”木等生长不佳,且影响优质树种生长的树木进行清理,目的是为调整立木密度,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
2015年全面停伐后,根河林业局作为管理局改革先行先试的试点单位,于2016年融合了九大林场、运修处、贮木场的一线职工,重新编制了森林经营工队,并成立了森林经营处。从此,放下斧锯的617名原从事采集装运的林业工人走向新岗位。2017年初,根河林业局开始实施森林经营和管护内部购买服务改革,进一步激发了职工工作热情,进一步夯实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王晓林就是617名转岗职工的其中之一。
“我原先从事运材工作,现在是搞综合抚育,虽然都是干工作,但意义大有不同。”王晓林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林区人,在根河工作生活了50多年,曾经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木材,林业职工爬冰卧雪倾力付出,如今看山、护林、种树需要他们,更要尽心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生态保护建设主责主业的进一步明确,职工的生产工具悄然发生变化,曾用于采伐的G85型号油锯重达24斤左右,如今用于森林经营工作油锯改为YJ4型号油锯,仅重11斤左右,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绿色”是林区的底色,在实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根河林业局不断探索。森林经营处副主任高德明介绍,根河林业局把今年确立为森林质量年,在集中开展作业前,组织职工开展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在作业中,林业局生产科跟班作业,森林经营处质量股不定期到现地抽查,确保各项作业严格落实森林抚育调查设计。
时代在变,大兴安岭人“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精神却始终如一。记者看到,如今,工友们仍住在山上木杆搭建的帐篷中,用于取暖的两条“地火龙”之上是木板搭建的大通铺,做饭的师傅每隔2个小时就要烧一次火,半夜亦如此。受作业环境和位置影响,015工队此次作业驻扎的帐篷附近没有通讯信号,如有急事需要驱车到4公里以外的岔路上联系。生活用水仍沿用木材生产时期的刨冰化水,远距离疏伐作业时,工友们在山上风餐露宿依旧是常态。
辛苦付出,工友们无怨无悔。今年56岁的上官艳林将于今年6月正式退休,他道出了务林人的心声:“18岁上班,在山上干了一辈子,离开林子心里特别不舍,不后悔把自己38年的全部献给这片大森林,新的一年想多挣点钱,把生活质量搞上去,最大的心愿是林区越来越好。”语毕,上官艳林的眼中满含泪花。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如今,森林经营处15个工队的职工同015工队一样仍长期工作于万顷林海,他们分布于根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内紧张地开展疏伐作业,他们春夏秋三季防火、春天植树造林、冬天开展森林综合抚育,立足生态保护建设,逐梦前行,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甘当绿色追梦人。 (本网首席记者 赵佳佳 通讯员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