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哈斯 隋海涛
生态酿造、绿色发展,既是中国酒业的当下之责,更是中国酒业的奋斗方向。
闲时慢酌图林酒,杯杯饮尽林海情。日前,被称为“林区茅台”的“蒙汉王”系列白酒在呼和浩特市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协会评定的“市场质量信用等级AAA”荣誉称号,图林酒业再次用品质、价值和执着架起了与消费者的桥梁。并通过创新驱动、流程再造,推动企业产品制造向产品创造的转变,先后荣获“中国优质产品”“国家权威检测认可质量、信誉、服务三优企业”“国家质量卫生安全达标食品”“呼伦贝尔著名品牌”“内蒙古名牌产品”“林都十大品牌”等荣誉,“蒙汉王”白酒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称号,擦亮了图里河酒业的“林”字品牌,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品牌力量”。
以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内蒙古图里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大兴安岭主脉西北坡的牙克石境内,额尔古纳河主要支流图里河畔,始建于1985年,是牙克石林区,乃至呼伦贝尔市唯一一家国有酒类企业。
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图里河森工公司党委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品”,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推动图林酒业创新驱动提供了深沉而持久的力量。1960年,图里河林业局在哈达林场成立二农场,组织林业工人家属开垦6000余亩地种植小麦和蔬菜,退伍军人王贵金掌握酿酒的技术,经他多方考证和努力,“二农场小烧”应运而生,并且产品全部供应林业工人,林业工人饮后都称赞:好酒!1963年9月,图里河林业局成立了“农付处河口农场酒厂”,为林业工人定量供应“劳保酒”。1985年,“农付处河口农场酒厂”搬迁到图里河林业局局址,注册成立图里河林业局劳动服务公司酒厂,1990年又迁至图里河林业局劳动服务公司食品联合厂,注册了“图林”商标,2013年正式更名图里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图林酒业产品品种有3个系列28个类别,主打产品是图里河原浆白酒、图林原浆、金品蒙汉王、图林老窖、图林情、纯粮白酒等,产品主要销售至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北京等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
镜鉴历史,烛照人心。著名诗人郭小川的《祝酒歌》将林区开发场景描述的栩栩如生:重活儿,甜滋味。锯大树,就像割麦穗;扛木头,就像举酒杯。一声呼,千声回;林荫道上,机器如乐队;森林铁路上,火车似滚雷。一声令下,万树来归;冰雪滑道上,木材如流水;贮木场上,枕木似山堆……素有林区“茅台”之称的图里河白酒,它的香气仿佛是林区创业史上的活化石,见证着林业工人将一棵棵栋梁之材输送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支撑广厦天地间,图里河白酒由此贴上了大兴安岭的标签。伴随着深山老林那悠远绵长的图林白酒的香气,林业工人开创了全年采伐97万立方米的辉煌、日产万米木材的奇迹。以图里河林业工人生产生活为背景创作的电影《北国红豆》《山林中的头一个女人》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是在酒香的陪伴下,大兴安岭人更加豪气干云,林业工人用青春、汗水、热血和生命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图里河酒业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跃身成为一个呼伦贝尔地区酿酒行业的佼佼者,经历了化茧成蝶的嬗变和飞跃。
择一业,终一生,匠心终炼成。图林酒业注重文化在企业成长发展壮大中的灵魂作用,把大兴安岭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融入企业并使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益因子,传承发扬草原文化、森林文化、民俗文化,引导职工践行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和蒙古马精神,把人们对林区历史、生态和文化的敬重和礼遇,融入一杯图林白酒的香气中。色彩斑斓的图里河酒文化包涵了大兴安岭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森林文化、质量文化、康养文化、诚信文化、创新文化、责任文化、融合文化、生态文化。图林酒业借鉴运用优秀企业的文化管理理念,发挥文化在产品定位和市场经营中的重要作用,把产品文化做准做丰,注重“文化+”的催化效应,做好文化+企业管理,凝聚林业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强大合力;做好文化+产品开发,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形象;做好文化+市场经营,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利用“互联网+企业文化”,提高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让世人静心聆听图林酒业守正创新、努力实现“林区美、林业兴、林工富”的铿锵足音。
以品质建设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杯图林美酒里,滴滴都是美好生态的底色。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宏光在森工集团2023年度工作会议暨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指出,要瞄准高地,制定标准,通过科技赋能,溯源体系建设,“蒙”字标创建等方式,让我们的产品有“户口”、质量有“背书”。
“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兴伟业”。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恩和特布沁在森工集团2023年度工作会议暨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创新引领,聚力新兴产业技术迭代抢滩破冰,狠抓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只有积一鼎一镬的精耕细作,才能享一酌一饮的天长地久。图里河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曲惟军表示,从产业发展阶段看,中国酒类消费市场已经进入了品质消费阶段,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图林酒业亦已进入了注重风味与健康表达、自然生态和酿酒微生态表达的“双表达”时代。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不断地适应并追上新旧动能的转换,才能获得产业的不断升级。2023年,图林酒业正着手制定完善契合森工公司实际绿色低碳发展的企业标准,探索传统产业绿色循环酿造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形成“白酒绿色酿造”生产用能新模式,研发新款生态酒;严格企业内控标准,发挥人工智能优化等技术优势酿造工艺的科学性,实现“口感更好、卫生指标更低”“白酒绿色酿造”目标,从源头控制、能源结构、技术指导等方面深入推进“低碳酒企”“绿色酒企”建设。
2020年10月7日,图里河姑娘乌米白登上了央视栏目《越战越勇》的舞台,笑容甜美、落落大方的她一开口便用草原女孩的爽朗和豪放向全世界介绍了呼伦贝尔、解说了大兴安岭家乡,让人们记住了“图里河”这三个字。在图里河乡亲们的眼中,乌米白是大草原、大森林的孩子,也是家乡的代言人。图里河系蒙古语,意为“清澈的河”。鄂伦春语为北流之河。因这里有大量灰鹤栖息,故又称鹤河。图里河酒业人在科研与生产中总结了“六个最好”:最好的生态环境。大兴安岭山清水秀无污染,它与南美亚马孙号称地球的两大肺叶;最好的天然水质。水为酒之血,额尔古纳河滋养着生活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的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俄罗斯等12个民族,图里河酒所用的水源均来自额尔古纳河水系地下180米,水质纯净,绵软甘甜,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最优质的水源,使得图里河所产的白酒从血脉中流出纯洁与高贵并存的气质;最好的绿色原料。东北是国家的大粮仓,酿酒采用的是黑土地上纯绿色无污染的优质高粱、玉米等原料;最好的传统酿造技术。采用传统的“老五甑”酿酒方法,坚持纯粮酿造,白酒芳香浓郁、陈味醇厚、净爽润喉;最好的现代技术。国内先进灌装线生产线、气相色谱检测仪、水处理净化设备、食品级不锈钢储存罐……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国家质量和食品安全卫生标准,让所有人都喝上放心酒;最好的寒地气候。酿酒的最佳温度是15℃—30℃,大兴安岭室内常年是这个温度,冬暖夏凉,使有害菌无生长空间,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2023年,内蒙古森工集团确立了以“绿色转型提升,重振森工雄风,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的目标,明确了聚焦重点培育产业,高标准规划策划,全力提升林区绿色经济总量、质量、效益,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的林区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图林酒业不断优化调整酒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沿袭传统的“老五甑”酿酒方法,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手段及酿造精华相结合,推进酿酒生产线的工业自动化建设,引进全国最先进的水净化处理设备,逐步完善了从粮食的去皮、去杂质到蒸煮、发酵,到蒸馏、出酒、灌装、窖储等二十几道工艺。采取了“桦木木质发酵窖池”法,充分利用原酒在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改善原酒的感官风味,促进原酒品质的提升,从而形成了以优质粮食投料、制曲发酵、不锈钢锅蒸粮馏酒、量质摘酒、分级储存等一整套科学、合理、规范的白酒生产工艺,使有机窖泥培养、窖池改造、配方进一步优化,乙酸乙酯含量和提优率逐步提高,品质、口感与饮用舒适度达到更高水平,产品质量、基酒产能、销售额再次提升新高度。形成了图里河系列白酒“清香纯正,醇甜柔和,自然谐调,余味爽净”的北方清香型酒典型代表的独特风格和优良品质。图林系列白酒先后通过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图林酒业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申请建立了公司网站、注册企业微信公众号,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注册官方账号。2020年,图里河酒业通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入驻天猫、京东电商平台,用口碑打造品牌,用品牌扩大流量,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营销模式,不光为图里河酒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蒙汉王”品牌打破区域限制,迈向全国市场的重要里程碑。
以改革创新提升企业内生动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图里河森工公司把图林酒业作为推进产业战略重组、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深化经营性企业市场化改革,聚焦功能定位和资源高效配置,推动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细化对标行业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让图林酒业在文化建设上延伸,在产业转型战场上显威,实现森工与酒业发展“共促双赢”。图林酒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修订酒业公司章程和“三规则一细则”,充分发挥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职能作用,以科学的管理体制推进各项工作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坚守品质第一的匠心,努力补短强弱固优,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最终实现效益效率相统一,做到“与时偕行”。
图林酒业充分用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构建酒类产业生态文明体系,让酒业融入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入林业发展、融入产业调整。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改善制酿酒工艺,完善建设窖池群,研发森林生态酒,推进产品风格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借助互联网平台进入全国酒业高端市场,积极研究探索招商引资、投融资和投资入股、多元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路径,努力建设酒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酒类产业发展环境。坚持走绿色生态酿造之路,形成酒类产业种植酿造、品饮、消费的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发展体系。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图林酒业加快构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核心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注册成立酒业销售公司,推进生产与销售分离。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投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引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建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推行现代企业应用的“Q C”课题研发小组,“6S”现场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等生产质量改进活动。倡导“产品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和“让每瓶酒都使顾客满意”的质量理念和服务承诺,推动了酒业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效保障了产品各项工艺技术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021年图里河酒业Q C小组共完成4项创新课题。2022年图里河酒业Q C小组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等。
耕耘一份绿意,收获繁华四季;不负伟大时代,志在星辰大海。站在新时代更高起点的图林酒业,坚定不移将党的全面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坚持“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弘扬大兴安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依托大兴安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注重资源禀赋特色和优势发挥,进一步挖掘林区地方生态、历史、人文、地质文化,坚持品质自信与产品自信,守正创新地讲好图林白酒故事,努力擦亮“林”字白酒品牌,以丰富的价值感提升文化建设;努力发挥好森林食品产业链作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市场意识,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森林生态白酒”研发推广上,提高酿造大曲白酒比重,发展具有林区特色的生态健康保健型白酒,努力探索占领高端市场的路径,强化响铃交卷、事了交账意识,认真筹备申报“蒙”字标认证,充分释放生产潜能和品牌潜能;努力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抗风险能力,依托图里河林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持续推行现代企业应用的“Q C”课题研发小组,“6S”现场管理模式“绩效考核”等生产质量改进活动,重点推进立足品质、控制成本、增产扩能、文旅赋能、生态融通,有效保障产品各项工艺技术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努力探索产业融合之路,瞄准域内丰富的红色资源、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丰富的林下资源,积极融入林区森林旅游发展大局,与销售公司、旅游公司抱团发展,以“精益”为核心,探索“产品+旅游”,“产品+互联网”,让更多的人了解林区文化和“好山好水酿好酒”的“图林”白酒匠心酿造过程,推动生产、供给、营销等流程升级,做引领行业的创新先锋,做担当有为的时代先锋,为实现“绿色转型提升,重振森工雄风,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目标贡献力量,不辜负大森林大草原的馈赠与恩赐,不辜负酒业革故鼎新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