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山东省济南市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泉果飘香”助力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南市针对林果产业规模分散、效益不高、品牌弱化等问题,策划推出“泉果飘香”区域公用品牌,以系统化思维整合产业资源、提升林果品质、推进业态融合,努力让“小果品”链接“大市场”、土特产开出“富民方”。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举办采摘节、“采摘+”等各类活动130余场,接待采摘游客110余万人次,采摘直接收入达7.3亿元,带动综合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精心策划激活乡村动能
济南市策划实施“十大果品采摘季”,贯穿春夏秋三季,成为品牌的核心引擎和流量入口。5—6月开展樱桃采摘季,拉开“泉果飘香”特色林果嘉年华活动的序幕,杏、桃、蓝莓树莓、葡萄、猕猴桃、苹果等果品采摘依据果品成熟期有序铺开。创新推出“采摘+”系列活动,结合区县地域特色,融入品鉴、研学、自然教育、摄影打卡等丰富内容,开展“采摘+露营”“采摘+农事体验”等特色活动,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研、学等多元业态,推动林果产业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凝聚部门联动发展合力,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建立健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借力各部门平台资源,有效丰富品牌活动内容,扩大“泉果飘香”品牌美誉度和区域影响力;打造“1+5+N”全媒体传播体系,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宣传矩阵;发挥济南都市圈园·林市集联盟作用,举办济南都市圈园·林市集联盟联合展销会,推动都市圈林业产业协同发展。
全程严控守护食品安全
明晰品牌创建思路,以《“泉果飘香”品牌建设与运营方案》为总抓手,科学设定品牌发展总体目标与阶段性任务,围绕业态融合、知识产权保护、多元宣传和长效运营等重点环节进行系统规划。严抓品牌授权,制定覆盖“从田间到舌尖”全链条的《“泉果飘香”品牌准入标准》,明确鲜果生产要“四严”,即严选产地环境、严控种植管理、严守安全底线、严循品质认证;生产加工严把“六关”,即源头关、环境设施关、过程控制关、包装标识关、成品质量关、追溯体系关,通过定期开展监督审核、不定期产品抽检等方式对品牌授权主体进行动态监管。狠抓联动监管,健全完善市、区、镇、网格四级联动监管体系,聘用120名协管员,协助开展果园安全生产监督和日常普法宣传,实现林果生产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产品可检测。今年以来,全市完成食用林产品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快速检测4633批次,合格率100%。
科技赋能提升林果品质
技术下沉精准帮扶,组织市区林果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果园管理难题,重点围绕品种改良、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果树栽植管理、新技术引进等方面开展培训指导。建立常态化技术帮扶机制,开展“菜单式”技术指导200余次,培训林农果农5万余人次,提升科学种植水平。同时,引导发展综合性状优良、填补市场需求、效益突出的时令特色鲜果,共引进推广映雪黄梨,昌云枣,蒙早、丽抗板栗等新品种18个。大力推进产品标准化,编制《“泉果飘香”林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要点》,系统梳理苹果、梨、桃、樱桃、花椒等13类济南特色林果树种的优良品种特性、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年历,为实现品牌产品品质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技术支撑。“一园一品”示范引领,在全市精心建设“泉果飘香”示范园区130个,打造济南林果产业高标准生产的“样板间”,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田”和“展示窗”。通过集中资源培育,形成各具特色、品质卓越的“一园一品”格局,带动周边果园共同提升。
搭建平台打造品牌新场景
为畅通供销渠道,举办济南园·林市集,成立济南都市圈园·林市集联盟,为果农搭建免费的展销平台,开设“鲜果季”“驻村第一书记”等主题专场,丰富市民的果盘子,助力农民增收。目前累计举办20期,参与企业335家次,涵盖产品类别431个,销售额78.2万元。为提升消费体验,打造“泉果飘香”品牌实体店与网上商城,线下门店集中展示和销售济南当地优质林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直观的品质体验和即时的购买服务;线上商城依托小程序和电商平台,实现产品浏览、下单、配送一站式服务,形成线下体验、线上复购的双向引流渠道,协同提升林果产品销量。以智慧服务赋能,编制《济南特色林果春季赏花踏青攻略》《济南特色林果采摘地图》《“金九银十”特色林果采摘指南》,将分散的林果信息整合成清晰的攻略和地图,为市民游客提供精准、实用的旅游信息。依托已接入“爱山东·泉城办”平台的特色林果智慧服务系统,消费者可实现园区信息精准查询、导航一键直达等功能,全面提升产销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贾凌霄 孙增富 陈明)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