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古诗词里的立秋

刘雪婷
2022-08-26
2706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暑气未全消退,夏天进入了尾声。立秋节气,更是不声不响在一片深绿中到来了,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提醒着人们秋季开始。
      打开古诗词,我们会发现似乎古人要比我们敏感得多,一到立秋这天,他们就有秋风乍起,秋雨愁人之竿感。比如,白居易在立秋当晚就能感觉到“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唐·白居易《立秋夕有怀梦得》),宋代诗人刘翰,也能在立秋当晚享受“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的清爽(宋·刘翰《立秋》)。
      在古代的诗词中,节令之秋往往隐喻着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凉之态。唐代诗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最有代表性,诗云:“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作者联系自己一生为官,现如今两鬓如雪,感慨系之,无限悲思。起句感叹人生世事如过往云烟,承句感怀镜中之我已老态龙钟,转句自嘲一生所得惟鬓上白发,结句惜时怜己,岁将暮矣,人将老至。
      就在众多诗人抒发光阴虚度、感怀悲秋情结之时,唐代诗人刘禹锡却独树一帜。他在《秋词二首的一首中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诗一反往昔悲秋的文人“时尚”,表达了爱秋喜秋的新意境。尽管王维的《山居秋暝》已流露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尚秋情绪,但这还只是一种归隐意识,而此诗却独辟蹊径,气势豪放,立意更深刻了。
      立秋之时,暑气未尽,常有“秋老虎”的余威发作,不管怎么热,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转凉,立秋后下一场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风起叶落秋来,让我们踏着轻盈的步伐,带着收获的喜悦,走进如诗如画的秋天。(刘笑甫)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