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自制绿豆芽

spring
2016-04-21
3320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三餐荤腥不断,看着上顿下顿热来温去也不见“打扫”干净的剩菜,婆婆知道我们是吃油腻了,便开始自制绿豆芽,为我们调节胃口。因为有人做,所以婆婆在同我说教时,我也只是随意敷衍的“嗯嗯”应答着,看着我好似用心的倾听,婆婆隔天就会把“半成品”拿来给我看,我也会大夸一番,只等着几天过后坐享其成。就这样,在婆婆的精心照料下,绿豆芽终于闪亮登场,一时成了家里餐桌上大受欢迎的美食。

     这几天听儿子说学校有好多同学都感冒请假了,我想可能是“上火”的原因。便想着怎样给儿子败败火,突然想起学婆婆自制绿豆芽吧!

     说干就干。首先是去商店买绿豆,店主说有两种绿豆,一种是煮粥用的(颜色混杂),一种就是用来生豆芽的(颜色一致,豆子饱满),没想到生个豆芽说道还这么多,我心想。回到家,首先把豆子清洗一下放在一个干净的盘中,再烧一壶热水,因为婆婆说先用热水把豆子烫一下,豆子遇热会炸裂,出芽会比较快。同时还要顺时针搅拌使豆子均匀受热直到水温不烫手,三、四小时后重新换水,再用湿的毛巾敷在豆子上面保持湿度。而我也只记得这个环节,其余就是每天早晚用清水过一遍,第二天一早,我迫不及待的掀开毛巾,果然绿豆冒出小芽了,又学着婆婆的样子开始早晚用流水过一遍,再把湿毛巾敷上。儿子也充满好奇的同我一道,在如此反复的换水、滤皮过程中,静待着它的成长。两天后,我也像婆婆一样换了稍大点儿的盆,一心想着豆芽长满盆的情景,可本该是豆芽大半成功之时却只见芽儿变长变细,完全没有婆婆生制出的豆芽卖相好,很是费解。于是我拍成图片用微信发给婆婆,婆婆看过问我有没有在上面压上点什么?放哪儿了?我一愣!压上点什么?还放哪儿?什么意思呀?原来,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工序我给忽略了,那就是还要在上面压上些有重量的东西,豆芽互相挤挨着生长彼此之间的缝隙也会被随之填满,这样长出的豆芽才会更粗更壮!避光放置生出的豆芽颜色正,不会发紫发绿。经过婆婆的指点,我豁然开朗,怎想到还有如此的科学道理!又经过几番实验,终于,我自制的豆芽可以拿得出手了,在婆家、娘家人面前大肆炫耀的同时也颇有成就感,不为吃与否,只为见证这一精彩的过程。

     绿豆芽生长成熟的过程,似乎从某种意义上也映照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热水烫后,豆子在初始阶段有了新的使命,一夜之间冲破豆皮长出小小的豆苗,而在只有湿度这一单一条件下,豆芽只能在生长的同时渐渐变细变长,要想使最后成熟的豆芽量多而粗壮,一定要在潮湿的毛巾上压上重物,给其压力促其生长,两天左右再换个大点儿的盆让豆芽有更大的生长空间。并且盛放豆芽的盆不能有半点油污,不然豆芽会烂掉。避光放置生长,是为了最后在餐桌上有个好卖相,营养色泽俱佳,使人增加食欲。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四季的更迭中,时光匆匆地拉长了我们曾经走过的岁月。过于享受安逸无忧的生活容易让人变得懒惰,不主动、积极的创造,生活自然也变得平淡无味。现实生活中,要想在不同领域体现自身的价值,使生活变得与众不同,多姿多彩,就要时常给自己定立新的目标与方向,同豆芽的生长相似——有压力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付出也才会有所回报,在能量超乎想象的巨大空间里淋漓尽致的发挥和展现自我,相信我们会拥有更大的人生舞台。

     “我们都在生活的洪流里逆水行舟,必须保持努力,才能不被淹没。”同样,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面临诸多是非,我们要端正生活态度,在利益欲被熏染之时,不忘初心,不计较个人得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努力发挥正能量,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勇往直前。

     生命是个轮回,回头看看,很难想象生活会回馈给你什么,那就努力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惊喜吧!


冯亚彬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