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家乡的老屋

spring
2016-04-21
3049

     尽管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离故乡不是很远的一座小城,但却很少回去,梦里常常回到故乡的老屋。今年清明节回家乡给父亲祭扫,便迫不及待地回到老屋,我心头涌起一种树叶对根的情感,回忆却泛滥成歌。

     我的家乡在库都尔,是一座小镇,故乡的老屋建在路旁,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后面是一片片的土豆地,在往远看就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老屋就在这样一个风景秀美的山坳里。老屋是用红砖盖的,屋顶上也是红色的瓦片。在我的记忆里我是七岁搬到这里住的,记得那时的老屋宽敞明亮,当时我就像住进别墅一样。带着无限怀恋,缓缓推开尘封已久的铁皮门,迎面扑来的是无数次在梦中感受到的气息。抬头望去,屋顶上撒落几缕阳光,给老屋平添了几分祥和温馨的气息。静静地伫立在那片碎光之下,目光久久地凝视在门斗那根并不粗壮的横梁上,横梁中央有着两道触目惊心的磨痕,那是两条无法摆脱的绳索长年累月的摩擦,下面悬挂着的是我在半空中荡秋千的身影,我仿佛听见荡秋千时欢乐的笑声。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在我儿时里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奢侈。就是那根毫不起眼的横梁默默地载起了我童年的欢笑与梦想,也是它让我感受到了爸爸给我的幸福。门斗左边是仓房(放一些粮食和物品的地方),右边是煤仓、猪圈,老屋前还有一块地,每年到了春天,爸爸都会种一些小葱、菠菜之类的青菜,那时的菜没有化肥农药,纯绿色无污染。左邻右舍之间使用板皮杖子间隔的,邻居家孩子相互间玩耍时,基本是跳杖子来回穿梭,有门都不走,那时的我们自由自在,生活也是无拘无束,似乎大山的儿女都是那么粗犷豪放。

     走进了老屋,目光停留在炉台上,那烧柴的炉门上还如记忆中那般漆黑,炉台口下的灰烬中是否还残存着昨日的记忆?恍然间,我激动地伸手贴在炉台上。冰凉的炉台以及手上的灰尘让我猛然醒悟,这已不再是从前那个时时刻刻都温暖我的炉台了。心中不免感到那一丝丝的酸楚与无奈。还记得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屋外是白茫茫的一片,北风夹杂着冰渣像刀子一般刮在脸上,火辣辣地生疼。那个冰雪交加的清晨,我在老屋的庇护下,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妈妈不断往炉子里加煤,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大米粥的香味。炉台边是一口水井,需要人力压的那种,记得妈妈做饭前总会喊我和妹妹谁来帮她压水,每次我都是争先恐后的来压水,因为我特别喜欢从井口喷出的水花,那么晶莹,像瀑布像喷泉,每次都会因为压水故意把水花溅出一地而被妈妈骂,但是这口水井却给了我童年最甜的留恋。屋内的设施没动过,妈妈不让动,更不让卖掉老屋,因为妈妈说老屋是她永远的家,虽然现在跟着我们搬到楼里住,环境好了,但是她却不习惯,她喜欢老屋,我也喜欢这座还弥漫着昨日气息的老屋。老屋默默地守望着这片美好的记忆,只为保留心中的那个家,无可替代的给予我温暖童年的家。

     倘若某天,我在梦中发出欢笑,请不要惊奇。那是我回到了,回到了那给予我无限美好回忆的家乡老屋……

王丽辉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