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修车师傅

王琦
2017-03-10
2633

我家楼下是一条窄窄的街道,街道对面的道边儿上,有一棵弯弯的大垂柳树,树下有一个修自行车的地摊儿,而旁边是个用板条儿、厚塑料布搭建的小房儿。一位六十多岁的修车师傅,平时在外面柳树下的地摊儿修车,雨雪天就在那小屋里修。

他在这儿修自行车已有二十多年了。矮矮的个子,黑黑的脸膛,总是笑呵呵的,很随和。

以前他在单位上班时,因为妻子经常有病,孩子上学,家庭很困难,仅靠工资远远不够开销。他便利用业余时间,在街边儿摆摊儿修自行车,额外增加点儿收入。那时人们常常看见他啃凉馒头、吃咸菜、喝白开水,起早贪黑地干活儿,过得很苦。可他从不愁眉苦脸,而总是笑盈盈地哼着小曲儿干活儿,他常哼唱的歌是“牡丹之歌”。

他的修车技术好,人也善良。多年来他修车子收费总是比别人低,而且修的质量好。有些不换件儿的简单维修,还常常不要钱。人们经常用他的气管子打气儿,他从不收费。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生意一直很好。

在他修车子的旁边,常常有摆摊儿卖菜卖水果的农民,有时突然下雨,他都会主动地让农民到他的修车小屋里避雨。甚至有的农民去附近饭店买午餐时,都常把果、菜摊儿托他看护,人们都很信任他、感激他。

现在他妻子的身体比以前好了,孩子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他也退休了,已没有必要再辛辛苦苦地修车子挣钱了。可他说,干惯了,闲不住;另外,现在修车子挣钱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想出来跟附近的老朋友们唠唠嗑儿,心情好,老在家里闷着有啥意思呀?

如今骑自行车的少了,大都骑电动车了,他又认真学起了修电动车的技术。他说,咱也得与时俱进嘛!

前天下午,我看到他那里没有来修车的,他很悠闲,便凑过去唠嗑儿。他递给我一个小马扎儿,还倒了一杯热茶,边饮边唠。我又说起了人们对他心善、技术高、收费低的赞扬,他搓了搓那双黝黑的有些皲裂的大手,笑着说,我想,人啊,不论干啥都不能坑人、害人。钱就那么重要吗?我看还是良心重要、名声重要……

我敬佩地望着他,当年满头青丝,现已两鬓飞霜,变老了,可他的乐观、他的善良、他的勤恳,依然没变。

我常常站在阳台上,看楼下那棵栉风沐雨日益高大的垂柳,看树下那位令人钦佩的修车师傅,心里总有不断涌动着涟漪……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