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林区电网的建设

郭卫岩
2017-08-28
1756

  林业电业系统是为林业生产、居民生活服务的。林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代建小型内燃电站,60年代建小型内燃发电厂,70年代以后建设了发、变、配电独立的电力系统。至1999年,有火力发电厂5座,发电设备装机容量94580千瓦,输电线路657.3公里。虽然林业电力系统已经划归国家电网,但为林区生产、生活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上世纪50年代。林区使用单机小型柴油发电机组,为林业局局址、机运作业所、贮木场的生产和生活供电。
  1963年,林管局规定在各林业局局址建设一座小型内燃发电厂,绘制了标准设计的厂房,简化并统一了柴油发电机组型号。建设3.3千伏配电线路,为林业局局址供电。1965年,林管局统一安排,将小型内燃发电厂纳入机械修理体系内,即在林业局的中修广内设一发电车间,制定了安全、运行、管理规程。
  但这些自备电厂仍不能满足林区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林管局始终在申请建立大型电厂。
  1962年,为建设东北、内蒙古林区电力系统,国家林业部与水电部磋商,签署了“两部协议”,联合成立了东北、内蒙古林区供电规划领导小组。对林区电力建设、经营管理进行了调研后,决定编制东北、内蒙古林区供电规划。由电力系统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发供电所需设备和物资,支援林业办电。并成立东北林业总局电力公司。
  1964年,东北、内蒙古林区供电规划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拟定了《关于东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供电规划方案》(草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甘河热电厂和根河发电厂是规划方案中的2个电厂。
  1964年4月,国家计委批准筹建牙克石林管局电业局,局址设在牙克石。林区大型电厂的筹建工作开始。林区的电网建设开始。
  1965年11月,电业局从牙克石迁往甘河镇与甘河热电厂合署办公,甘河热电厂归属电业局,称甘河电业局。
  “文革”的开始,延缓了电网建设的进度。
  1968年11月,甘河电厂划归甘河综合加工厂。电业局迁到根河,筹备和组织根河电厂及输变电工程建设工作。
  电业局到根河后,技术人员开始进行输电线路的终勘和交桩工作,这都是输电路施工前必要的设计环节。与初勘不同,这两次任务大都在冬季。在大兴安岭的冬天爬山穿林,使这些南方来的技术人员们真正感受了什么是风雪严寒,什么叫爬冰卧雪。他们上山时的装束基本一样,头戴狼皮帽,脚穿棉胶鞋,身着工作服,外套白色光板向外的羊皮袄。还必须打上能住脚面齐膝的绑腿,接口向下,以防灌雪。天晴时,还有“穿林海、跨雪原———”的豪情,一旦变天,凛冽的寒风一吹,刮脸刺骨,则另是一番滋味。冬天走山路,照样出汗,脱下皮袄,工作服后背常会结上一层薄冰。从初勘到终勘,交桩及后来的逐杆验收,这些技术人员沿着几段输电线路路径一步步走过的里程,算起来,已逾上千公里,这还不计上下的路程和施工期间的行程。
  (未完待续)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